西葫芦原产北美洲,属喜温作物,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13-25℃,收获期可持续2—3个月……”近日,钟山县公安镇“土专家”廖其智正在给来自昭平县富罗镇的镇干部讲授西葫芦栽培技术。
去年以来,公安镇通过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建立科普示范基地、吸收农村致富能手加入党组织、培养农村党员科技带头人等举措不断挖掘当地“土专家”、“田秀才”,充分利用这些“土专家”、“田秀才”不断加强农民种养殖、加工等行业的专业技术培训,并以传帮带的方式和困难党员、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引领农民创业致富。
“经过桂宝竹鼠养殖培训示范基地技术员钟武戍的培训,我很快掌握了竹鼠养殖技术,并于2011年4月购买了50对竹鼠开始试养。截至目前,先后出售商品猪鼠200只,现存栏800多只,每只竹鼠获利80至120元,比打工强多了。”该县公安镇荷塘村返乡农民工钟泉告诉记者。
被称为当地“竹鼠王”的钟武戍自去年挂牌成立钟山县首家竹鼠养殖培训示范基地以来,发展竹鼠养殖户20多户,其中今年新增7户。目前,越来越多的农民从报纸或网上看到本地“土专家”、“田秀才”靠种养殖致富的信息后,纷纷返乡加盟各类种养殖产业,当地的“土专家”、“田秀才”成了引领农民致富的“香饽饽”。
据了解,公安镇已建立牛庙野生动物养殖、江塘桂宝竹鼠养殖、玉马种植合作社等三家种养殖培训示范基地,拥有“土专家”30多名,产业党员200多名,发展各类产业示范户300多户,建立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的特色种养殖基地15个,辐射带动1万多农民走上致富路。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三江县:老巴村致富笙歌越奏越响亮
“在家吗?我们把种植协议签了。”7月4日一大早,三江侗族自治县老堡乡老巴村村民黄堂忠冒雨来到贫困户王福财家,将种植协议拿出来,协议中有负责回收协议、保底价协议。 【详细】
忻城县尚宁村:农民“上班”月入三千
在忻城县城关镇尚宁村板六屯,100多户农户将自己承包的田地出租给广西景建园林工程公司种植百香果,200多名群众再返回基地种百香果领工资。该基地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目前已种植千亩连片百香果。 【详细】
龙胜县一个贫困村的另类发展之路
“希望大雄村的公路硬化工程能得到大家的支持……”去年年初,龙胜各族自治县乐江乡大雄村的村委主任粟文良召集本村的村民召开了一次“特别”村委会议。这次村委会议之所以“特别”,是因为这次村委会议的地点不是在大雄村,而是挪到了龙胜县城召开,参加会议的不仅有大 【详细】
银海区:平价蔬菜进超市 “农超对接”获多赢
“我们种的蔬菜能直接卖到大超市,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春节前夕,家住银海区三合口村的朱战兵、苏艳婷这对年轻夫妻在田埂上整理刚刚采摘下来青菜,“等一下就要往超市送,这几天蔬菜卖得好,昨天才要1500斤,今天增加到3000斤,都有点忙不过来了。”说起自己种 【详细】
全州县东山瑶族乡发展竹林经济
全州县东山瑶族乡白竹村委群众,自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利用高山气候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竹林经济。在管护好原有竹林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荒山荒坡种植山竹,每年秋冬季合理砍伐,人均纯收入在3000元以上,村民们说这是环境保护得的“奖金”。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