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10时,吕发志和十多名工人再次拎着篮子进入食用菌大棚,开始当天早上的第二次秀珍菇采摘。吕发志是兴业县绿珠有机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老板,也是当地有名的致富领头人。“每天摘的秀珍菇都不够卖,客商要提前订货。”他说。
但是,吕发志最先的创业方向却是养猪。
2014年,44岁的吕发志已在外地跑了20多年长途运输,身心疲惫,于是决定回家创业。次年春节,他租下山心镇联和村近200亩山地,投入资金150万元建猪场。当年7月,两栋猪舍建成并计划养殖2000头猪。结果因猪场位置不属于养殖区域,排污设施不达标,猪场没有获批。
“当时头脑有点发热,见养猪比较赚钱就匆忙‘跟风’,犯了错误。”吕发志说。
眼看150万元就要打水漂,吕发志心急如焚,跑到广东、福建等地考察产业寻找出路,每次都失望而归。
地方政府得知吕发志在创业中遇到的困境后,决定帮助他进行产业转型,为他提供了种植食用菌的“新思路”,还带他到当地几家食用菌种植公司考察。经过多次考察和研究,吕发志决定再大干一场,来个完美转型。
他再次投资200万元,将原有的两个猪舍改造成菌种大棚,并建设了冷库,安装了变压器等。2015年年底,食用菌基地各项设施全部完成,吕发志从其他食用菌公司购买了32万棒菌包,并将菌包全部入棚上架。去年,即实现利润40多万元。
今年5月,他再次投资150万元扩大生产规模,建设制菌种流水生产线,新建4个大棚。目前,他的合作社不仅能培育秀珍菇菌种,也能培育香菇、木耳、猪肚菇、茶树菇、鲍鱼菇等各个品种,开始进入多元化发展。
看到吕发志成功创业,周边不少农户纷纷前来参观学习。
8月1日,小平山镇旺翻村、良民村两个贫困村与吕发志签订了10年的入股合同协议。两个贫困村把161.35万元的扶贫资金投入兴业县绿珠有机种植专业合作社,易地发展扶贫产业。
“两个贫困村每年可按投入资金获得分红10%,前5年纯分红,第6年开始返还本金,10年内全部还清本金,这将大大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小平山镇党委书记陈功卓介绍。
有了这笔扶贫资金的入股,吕发志继续扩大食用菌基地。“10月中旬将完成1000平方米的菌包流水线生产车间建设,新建4个大棚共2000平方米,增种菌包20万棒。”他说。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三江县:老巴村致富笙歌越奏越响亮
“在家吗?我们把种植协议签了。”7月4日一大早,三江侗族自治县老堡乡老巴村村民黄堂忠冒雨来到贫困户王福财家,将种植协议拿出来,协议中有负责回收协议、保底价协议。 【详细】
忻城县尚宁村:农民“上班”月入三千
在忻城县城关镇尚宁村板六屯,100多户农户将自己承包的田地出租给广西景建园林工程公司种植百香果,200多名群众再返回基地种百香果领工资。该基地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目前已种植千亩连片百香果。 【详细】
龙胜县一个贫困村的另类发展之路
“希望大雄村的公路硬化工程能得到大家的支持……”去年年初,龙胜各族自治县乐江乡大雄村的村委主任粟文良召集本村的村民召开了一次“特别”村委会议。这次村委会议之所以“特别”,是因为这次村委会议的地点不是在大雄村,而是挪到了龙胜县城召开,参加会议的不仅有大 【详细】
银海区:平价蔬菜进超市 “农超对接”获多赢
“我们种的蔬菜能直接卖到大超市,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春节前夕,家住银海区三合口村的朱战兵、苏艳婷这对年轻夫妻在田埂上整理刚刚采摘下来青菜,“等一下就要往超市送,这几天蔬菜卖得好,昨天才要1500斤,今天增加到3000斤,都有点忙不过来了。”说起自己种 【详细】
全州县东山瑶族乡发展竹林经济
全州县东山瑶族乡白竹村委群众,自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利用高山气候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竹林经济。在管护好原有竹林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荒山荒坡种植山竹,每年秋冬季合理砍伐,人均纯收入在3000元以上,村民们说这是环境保护得的“奖金”。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