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思移民村养鱼开富路
绿水,青山,肥鱼,这是黄海宏每天面对着的好景致。在上思县平福乡,说起他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靠水吃水,以养殖罗非鱼发家致富,并带动周边群众一起走上小康路,成为远近闻名的“鱼王”。 初秋9月,记者来到平福乡岽僚村明江河畔的养鱼基地,黄海宏正在给网箱 【详细】
“融安模式”:毛竹林下套种草珊瑚
草珊瑚为金栗兰科多年生常绿亚灌木,俗称满山香、观音茶、九节花、接骨木等。其形态秀丽、四季馨香,具有极高的药用、食用及观赏价值。 【详细】
钟山镇护平村:种植珍珠果致富
钟山县钟山镇护平村在该村基层党组织“第一书记”的引导和帮助下,充分发挥和利用当地土质好、水资源丰富的优势,从去年开始引进订单珍珠果种植,今年5月底开始摘收。据公司老板介绍,珍珠果可连续摘收至11月,一般亩产4000公斤,亩收入8000元。
【详细】
凌云县机关干部争当群众发家致富“红娘”
今年年初以来,凌云县以“优化结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紧紧围绕“221”(两茶两叶一林:即茶叶、油茶,桑叶、烟叶和林上林下经济)产业,着力推进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与“美丽 【详细】
港北区庆丰镇:1万农户种植优质谷实现纯收入超2000元
贵港市港北区庆丰镇今年早稻种植5万多亩优质谷喜获丰收,亩产达540公斤,全镇粮农户均实现纯收入超2000元。
【详细】
东昌镇东阳村:党支部引领村民走特色农业发展路
近日走进荔浦县东昌镇东阳村,随处可见一排排四五层高的宽大楼房掩映在绿树丛中,千亩绞股蓝药材基地绿意盎然,百亩杨梅基地人头攒动、购销两旺……眼前的景象几乎令人难以置信,这里曾是全县最贫困的村屯之一。村民们都说,村里这几年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是合作社党支部 【详细】
灵山县太平镇:实干“富民强村”
让梦想照进现实,唯有插上实干的翅膀。
“富民强村”是灵山县太平人的一个梦想。为改变太平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落后面貌,太平镇从两个方面着手,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实实在在的举措,鼓励各村积极开展“村村办实事,人人干实事”活动,在全镇党员干部之间掀起一股真抓 【详细】
五通农民画出致富路
有个成语叫“画饼充饥”,然而广西桂林市临桂县五通镇农民却画出了一条致富幸福路。提起锄头可以挖地,拿起画笔可以作画,五通镇农民白天在田间地头干农活,晚上闲暇时则写书法、作画。用当地人调侃的话来讲就是:假若在市场里迎面碰到10个农民,至少有3个是画画的。
【详细】
花生间作可使农民年增收百亿
“广西有1000万亩耕地适合间作花生,大力推广花生间作栽培配套技术,每年可使农民增加收入100亿元。”7月6日,在广西合浦县乌家镇“果园间作花生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区,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广西农科院经作所研究员唐荣华,说到花生间作, 【详细】
横县石塘镇瑶埠村“第一书记”伍美新工作纪实
伍美新(右二)指导群众科学种植百香果。 瑶埠村,横县石塘镇西部最偏远的乡村,壮族人口占90.8%。 过去这里,道路不畅通,产业结构单一,卫生条件差,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451元,是典型的贫困村。 2012年3月 【详细】
驮堪乡启新村朝阳屯:树木竹草混种 山绿民富
远望青山不见石,近看脚底是草蔓。走进天等县驮堪乡的启新村朝阳屯,道路两边灌木丛生,绿树成荫。特别是路边下面的一片长势良好的树木让人忍不住驻足观看。
据村民介绍,这是珍贵树种——柚木,是家具、地板等上等用材。目前这些柚木已有约6年的树龄,胸径7厘米左右 【详细】
年青玉柴挖掘机老板的致富路
“这些土都是拉到南梧高速公路用的,每天干10多个小时,都是人停机不停,一天下来装100来车不成问题,一车四五十块钱,刨去机手工资、油费等,这一台车下来一个月能剩一万多”,刚过22岁的玉柴YC230挖 【详细】
养蚕专业村发“茧”财
5月底,柳江县流山、里高、土博、三都等几个桑蚕主产乡镇农民已经卖了第二批鲜茧,平均每公斤收购价42元,农民每卖一张蚕有2000多元收入。而目前,该县养蚕的村,大部分是专业村,没有养蚕习惯的村屯,大部分农民种植其他农作物或者外出务工,专业化是柳江县桑蚕发展的新 【详细】
从养鱼谋生到出口创汇——养鱼花富了梧村人
北流市新圩镇梧村人以前养鱼花(鱼苗),都是到佛山、梧州、象州、贵港等地,靠肩挑车运,把小鱼仔运回梧村,养大成鱼花再上市出售。
【详细】
养鹅效益好 全靠学“技巧”——横县云表镇南康村村民养鹅致富记
山上种桉树、地里种桑树和茉莉花、田里栽莲藕和水稻、塘里养鱼和养鸭,间或种些瓜菜出售,有机会时出外打些零工挣“外快”,这是云表镇南康村委南康村大多数“留守村民”的劳动生活。种养是南康村民的主业,年届五旬的莫大叔和黄大叔也是如此,只不过他们养的不是鸡鸭, 【详细】
社坡信用社扶持农民规模养猪增收
桂平市社坡信用社加大信贷力度,扶持农民发展规模养猪。去年,社坡镇新增年出栏生猪超百头养猪场20家,全镇年出栏百头以上养猪户发展到100多家,全年出栏肉猪9.8万头,比上年增加2万多头。去年该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5%。
【详细】
残疾老夫妻一唱一和 种桑养蚕带头致富
早就听闻在那坡县南部种桑养蚕大乡百合乡有一对年过七旬的黄氏夫妻,种桑养蚕年收入超过2万元,成了当地有名的种桑养蚕户。日前,笔者趁着今年首批春蚕上市之际,幕名来到了该县百合乡百合村谷帮屯。
【详细】
四荣乡南团屯发展灵芝菌种植带富一方百姓
5月13日,走进四荣乡保合村南团屯,只见游客在灵芝谷休闲庄的树荫下游玩,寨头的竹林边连片的木棚和遮阳网呈现在眼前,刚冒出头的灵芝菌参差不齐,几个村民在忙碌着,有的在架起遮阳网,有的在给还未开“伞”的小灵芝菌除草。 【详细】
邕宁:政企联手舞"龙"头 产业发展“红”起来
一块块错落有致的坡地上,一株株绿色的红龙果苗攀爬在一根根灰白色的水泥柱上,长势繁茂,场面壮观。这是记者日前在位于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联团村的红龙果生态旅游区看到的胜景。种植红龙果的经济效益如何? 【详细】
种植“中草药九节风”—镇龙乡群众致富新希望
4月18日,镇龙乡群众致富新希望,翘首许久的中草药———九节风苗终于从外地运到了山区。镇龙乡山多地少,群众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几亩速丰桉或者杉木。最近几年,随着速丰桉种植面积扩大,林木价格低迷。人们意识到,单单依靠林木种植来发展经济显然是行不通。
【详细】
防城港市枯僚屯:抱团养鱼 就地生财
他们未曾受过专业教育,却有一手养鱼的好手艺;他们年届不惑,却依然虚心学习;他们文化不高,却无私地将自己所学所知全都传授给创业伙伴。他们,就是上思县公正乡三英村枯僚屯网箱养鱼致富带头小组。
【详细】
茶叶变“金叶”乐了茶农——昭平县农民人均春茶单项收入同比增长12%
昭平县抓好茶叶生产的指导服务工作,茶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县春茶产量达2600吨,同比增长3.5%;产值为3.05亿元,同比增长11.3%;农民人均春茶单项收入725元,同比增长12%。
【详细】
玉州:特色养殖助农致富
近年来,玉州区积极引进龙头养殖企业、优良品种,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形成了依拉兔、塘角鱼、大口鲶鱼等特色养殖规模,助推农民致富。该区仁东镇木根村农民通过成功养殖大口鲶鱼快速致富,所产的鲶鱼十分畅销,收购批发价在18 元/公斤。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