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的生产进程,打破了以往农业生产的规模,突破了人畜力的生产效能,提高了农业生产条件和水平,为农业产品数量的品质的提升形成保护,以及农业机械化所带来的农产品效益提供了可能。农业机械化不仅为“三农”发展夯实了基础,而且更重要的是为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一、农业机械化对现代农业的重要性
农业机械化不仅显著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推动了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而且机械化作业实现的节种、节水、节肥、节药、节省人工以及推广环保新技术带来的技术集成、资源节约和生态效应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最集中和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随着机械化的运用而应用。农业机械化正深刻影响着作物品种选育方向、耕作制度变革方向、栽培模式改进方向。农业机械化将最新工程技术和最高农业种植要求固化在农业机械产品和作业使用上,将面向千万单个农户的农业技术示范推广过程转变为以标准化的形式集中在机械化农业技术以及具有较高技能的农机手身上。农业机械化已成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的主体,尤其是在农业劳动力数量、素质结构性下降的今天,良种、良法的推广和使用,必然要以农业机械为载体,要与轻简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相匹配,否则难以有效推广实施。
2.农业发展方式向农业机械化生产方向快速转变。今后,在农机化政策取向上,在帮助农民买得起的同时,要更加关注用得好、增效益的问题;解决农民筹集资金困难,不仅需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还需要配套的农机具抵押贷款、财政贴息等政策;调动农民应用重点技术的积极性,不仅需要加大技术推广投入,还需要重点环节作业费用补贴政策;培育扩大农机作业市场,发展壮大农机服务组织,不仅需要税费减免政策,还需要信贷优惠、用地支持、投资补助、以奖代补、用油保供等措施;保障农民人身财产安全,不仅需要相关保险保费优惠、补贴政策,还需要免费上牌、免费年检等政策。为此各级农机部门要深入调查研究,加强沟通协调,争取政府支持,用足、用好、用活当前的农机购置补贴等优惠政策,根据发展需要,结合实际创新、丰富农机化政策措施,推动农机化扶持政策具体化、项目化、配套化,切实增强政策的连续性、协调性和针对性,更好、更全方位、更持久地调动农民购机用机积极性。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打破了农业生产的季节和空间限制,使得在任何地方进行农业生产成为可能,尤其在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和开发特色优势农产品方面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我市的蔬菜、食用菌产业,蚕桑、畜禽养殖业等。
二、加强培养农业机械化农机手的重要性
发展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农业机械化为培养新型农民搭建了重要平台。发展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农业装备的快速增长,必然要求农民具备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能够熟练掌握农业机械的操作维修和相关技能。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过程,很大程度上也是造就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的过程。目前活跃在我市农村的6万余名农机手,大多是有相对较高文化素质和较好身体素质的中青年农民,其中的农机合作组织成员和农机大户、农机维修技术人员懂农艺技术、会操作机械、善于经营管理,是新型职业农民的代表,也是农村依靠农业致富的排头兵。因此,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以此为纽带,能够培养更多的农机作业能手、维修能手、经营能手,催生更多种植大户、养殖大户,造就更多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使之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中坚力量。
三、突出农业生产质量,提升农业机械科技水平
我市如今积极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合作,按照《贺州市生态有机农业实施方案》的部署,抓好全市20万亩生态有机农业标准基地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健康农业,实现农耕文化的阶段发展。在加强农业技术创新的同时,积极发展民营科技,大力推广先进地区的现代农业发展技术与经验,加强测土配方施肥、设施农业高效模式和配套等技术研究,在水稻高产栽培、蔬菜绿色有机生产等高效生态安全生产技术攻关上取得新突破。加强农业实用培训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大力培养懂技术、创新型农民,在依托高效机械的环境下,善经营,加大农业发展创收。
可见,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基础、科技载体、重要标志,农业机械化通过满足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与其他现代化措施紧密结合,形成集成效应,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作者单位:昭平县昭平镇农机管理站)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兴宾区]推进“两区一带”现代特色农业发展
城厢镇二沟水库湿地公园边的300亩杨梅成熟了,良塘乡北合景区鲤鱼岛150亩美国紫薇争奇斗艳,良江镇中团村1万亩辣椒丰收上市,桥巩镇文武村白塔屯1000亩高效桑蚕示范基地蚕茧火红市场……时值盛夏,在来宾市兴宾区的乡村田野,现代特色农业展示了多姿多彩的丰收景象 【详细】
三农生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农业发展注入“碳能量”
将人类活动特别是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捕集后,以高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几倍的浓度,释放在密闭的人造气候小区域中,利用相关科学技术,创造一个高效率的光合作用环境,从而极大提高农林作物的产量。 【详细】
北海市落实专项扶持资金4000万元 加快现代特色农业发展
记者27日从市农业局和市农渔业经营管理指导站获悉,今年,我市继续打造银海区果蔬产业(核心)示范区、银海区罗汉松种植(核心)示范区、合浦县豇豆(核心)示范区、合浦县夏橙种植(核心)示范区,分别落实市、县级财政1000万元、30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同时出台实施方 【详细】
廖华锦:大力培育新型农民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在我国的农村地区,农村劳动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现象十分普遍,有统计数据显示,农村劳动力平均年龄接近50岁。留在农村的务农劳动力文化程度较低,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占70%以上,导致农业新技术很难有效推广。广大农民普遍对种地“没有兴趣”,不愿意让下一代继续从事农业 【详细】
绿色军令状签订以后——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纪实
今年1月,浙江省与农业部签署了共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省协议,浙江省将用三年时间率先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一控两减三基本”,是农业部针对农业面源污染,提出到2020年,我国的农业生产能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化肥、农药用量实现零增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