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自治区党委、政府准确把握不同时期的民族工作特点,适时地出台相关重大决策部署,深入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团结和带领全自治区各族人民把广西建设成为富有广西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新时代民族工作主题,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目标,按照“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个扎实”新要求创新推进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设实践,全力推动广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奋力打造广西“山清水秀生态美”的“金字招牌”,引领全自治区各族人民共创幸福美好生活。
一、发展经济,不断夯实推进民族区域自治的物质基础
60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历届党委、政府都重视经济建设,特别是在改革开放40年间,团结带领全自治区各族人民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经济建设,采取五大举措着力推动经济跨越发展、科学发展,促进广西实现了由农业经济为主向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经济为主、由农村人口为主向城镇人口为主、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全面小康迈进的历史性转变。
一是抓住机遇,适时完善发展思路。改革开放40年间,广西极力实现从发展单一聚焦产业到谋划发挥区域整体优势的转变。1981年,广西提出发展八大优势产业的战略。在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引领下,广西提出了“三三二”的对外开放战略(即抓好沿海、沿边、沿江对外开放,办好玉林城乡综合改革、柳州城市综合改革和桂林旅游综合开发三个试验区,搞好右江河谷经济开发带和红水河综合开发带)。1997年,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广西将全区划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经济区,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在21世纪初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背景下,广西提出了加快“两区一带”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思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和桂西资源富集区)。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进一步优化发展思路,提出了构建“双核驱动、三区统筹”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思路,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二是随事而制,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广西紧跟时代步伐,在改革方面实现了从单一领域突进向全方位整体推进。尤其是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重点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实施商事制度改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在对外开放方面,以1984年国务院批准北海(含防城港)为沿海开放城市为契机,加速发展桂东南经济;20世纪90年代前后抓住国家开放防城、凭祥、靖西、崇左等市县的机遇,扩大沿边地区开放开发;2000年前后,广西形成了沿海、沿边、沿江、沿线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2004年,中国—东盟博览会会址永久落户南宁。2008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广西立足区位优势,着力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三是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自治区成立后的20年间,广西相继掀起了大办水利、大办交通的高潮。进入新世纪,以出海通道建设为契机,广西逐步建成立体交通网络,畅通了出海、出边、出省的交通要道。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深入推进“两水”(水利、水运)、“两路”(公路、铁路)、“两电”(煤电、核电)、“两保”(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提高了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广西成为第一个开通高速铁路的民族自治区,高铁经营里程位居全国前列。
四是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1978年,广西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40.9∶34∶25.1,初步形成了工业体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广西不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大力发展服务产业。到2007年,广西实现了由农业主导型向以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通过实施工业结构优化调整振兴、深化开放合作、企业培育提升等,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发展县域经济。2017年,广西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为14.2∶45.6∶40.2,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3%、41.9%和49.8%,第三产业成为拉动广西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五是重点支持少数民族聚居区加快发展。20世纪70年代,广西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办了一批小水电站、小农机厂等“五小”工业,并兴建了一批大中型工业企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西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大力发展有色金属、水电、旅游等产业。进入新世纪后,广西连续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施了“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大石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村村通公路”“村村通广播电视”等系列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累计超过100亿元,从根本上改变了边远山区、边境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基础设施状况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通过继续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做好人口较少民族扶持工作、加大对自治县和民族乡的扶持力度、贯彻落实国家民贸民品政策等系列措施,进一步推进了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二、强化保障条件,着力构建推进民族区域自治的保障体系
60年来,广西采取四大举措构建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的保障体系,有效推动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广西的生根、开花、结果。
一是不断健全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组织保障。60年来,广西始终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忠实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准确把握不同时期的民族工作特点,适时出台相关重大政策措施,重视民族工作的组织机构建设,不断完善民族工作体制机制,为有效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一方面,适时加强民族工作的组织机构建设。自治区成立后,广西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改称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各地、市、县也陆续设立本级民族工作机构。1981年,自治区民委恢复为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厅级职能工作部门。2014年,广西在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加挂自治区宗教事务局牌子;2017年撤销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自治区宗教事务局),设立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为自治区人民政府组成部门。另一方面,不断完善党领导民族工作的体制机制。进入新世纪,广西建立了民族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自治区民族工作委员会,建立和完善了党委决策、人大监督、政府落实、政协建言献策、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五位一体”民族工作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每年召开一次自治区民族工作联席会议,坚持和完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机制、民族关系监测评价处置机制等民族工作长效机制。
二是不断加强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思想保障。为确保自治区成立工作的顺利进行,1957年9月,广西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广泛深入的民族政策宣传教育工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西大力开展民族政策再教育活动。进入新世纪,广西进一步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形成全区各族人民爱党爱国、顾全大局、团结进步、和谐发展的思想共识。
三是不断完善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制保障。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广西僮族自治区自治条例(草案)的决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引领下,广西各自治县着手制定自治条例,1992年12个自治县全部完成了自治条例制定工作。2001年修改后的《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广西各自治县开始对自治条例进行新一轮修改,部分自治县还制定了涉及移民安置、旅游管理等方面的单行条例,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也审议并通过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中医药壮医药条例》等一些涉及民族因素的地方性法规。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各级各部门制定了相应的办法、条例并开展宣传活动,民族法制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四是不断完善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人才保障。自治区成立后,广西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得到提拔使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西坚持把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作为管根本、管长远的大事来抓。1984年,自治区党委要求在选拔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时,除壮族干部外,还要注意选拔瑶、苗、侗等民族的干部;后备干部中的少数民族干部,自治区直属机关应占40%以上,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应占50%以上,其他地市也应占有一定比例。1992年,自治区出台政策,采取定向招生、招干等措施,加大力度培养少数民族人才。进入新世纪,广西大力实施少数民族干部培训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和“明辨大是大非的立场特别清醒、维护民族团结的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的感情特别真诚”的标准,着力建设高素质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同时,采取不同方式大力培养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和乡土人才。
三、发展民族文化,着力培育推进民族区域自治的文化根基
广西立足民族特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采取五大举措着力培育推进民族区域自治的文化根基。
一是从战略高度重视民族文化发展。1984年,自治区明确提出了“立足改革,出作品、出人才,努力发展民族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方向。1998年,自治区成立文化产业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广西文化产业的若干意见》。进入21世纪,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广西相继作出了系列战略决策部署:2001年提出把广西建设成为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南疆特色的民族文化强区的要求;2005年作出建设文化广西的战略决策;2007年发布了《关于建设文化广西的决定》,制定了《广西“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2012年制定了《广西建设民族文化强区实施纲要(讨论稿)》,提出“在2012到2020年,把广西建设成具有时代特征、壮乡风格、和谐兼容的民族文化强区”;2016年《广西文化发展“十三五”规划》为新时代广西文化发展确定了目标方向。
二是以精品力作满足各族人民的精神需求。60年来,广西全面贯彻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不断推出大批文化精品力作,唱响了时代的主旋律,满足各族群众精神需求。诞生于1958年的彩调剧《刘三姐》成为国庆十周年献礼剧目,壮族诗人韦其麟创作的《百鸟衣》被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优秀作品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西民族文化事业迎来了明媚的春天。发展至今,一大批艺术精品受到各族群众的喜爱。
三是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进入21世纪,广西文化体制改革迈开新步伐,文化产业进入跨越发展阶段。从2007年起,文化体制改革从试点向面上推开。2009年,一批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先后挂牌成立。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文化产业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新趋势,培育形成了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8家、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园区4家、38个特色文化产业(项目)示范县(市、区)。2017年全面实施文化产业“十百万千工程”,力争到2020年,打造十个特色文化小镇、树立百家文化品牌、培育万家文化企业、实现千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
四是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2012年,广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步伐不断加快,通过建立健全群众文化机构、创新推进文化长廊建设、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推动图书馆与文博事业发展等途径,广西的公共文化事业呈现出由单一到多元的发展趋向。党的十八大之后,自治区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实施“千村万户文艺惠民工程”,推进“送欢乐下基层”“文艺扶贫·助力小康”等实践活动,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创造了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广西经验。
五是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民族文化。1980年,自治区制订了《壮文方案(修订案)》,此后,广西各地各种壮文机构、壮语壮文培训中心、壮文学校、壮文专业等相继恢复和建立。2006年,广西的9个项目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通过文艺家签约制度、文学创作招标工程、“传帮带1+2”工程等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
四、建设民生工程,持续巩固推进民族区域自治的群众基础
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广西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使各族群众的民生水平得到不断提高,持续巩固了推进民族区域自治的群众基础。
一是办好各族人民满意的教育。自治区成立后,广西地方政府在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开办中小学,设立教学点。20世纪90年代前后,广西进一步改善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扩大原有民族学校招生规模,增设各类民族学校(班),增设寄宿制民族小学班、初中班、高中班,在部分高等院校设民族预科班,促进民族教育加快发展。进入新世纪,广西采取多种措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努力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础教育的权利。2007年,广西成为第一个通过国家“两基”验收的民族自治区。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大力推动教育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实施“双千计划”(筹措1000亿元以上资金、新建1000所学校);实施学前教育发展工程;实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程;实施高中阶段教育突破发展工程;实施少数民族教育提升工程。
二是提高各族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西大力加强公共卫生、执法监督、医疗救治三大体系建设,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卫生服务网络。2003年起,广西逐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采取稳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大力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切实提升妇幼健康水平、加快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等措施,大力提升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与此同时,深入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促进全民健身。
三是深入开展扶贫开发。自治区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和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为民生福祉、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奠定坚实基础。1994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广西将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工作,以“非常办法、非常措施、非常力度、非常政策”,开展数次“大会战”和系列建设工程,基本解决了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和群众饮水难、上学难、看病难的问题。进入新世纪,广西在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的过程中,确定了28个扶贫重点县和4060个扶贫重点村,实施了整村推进扶贫工作,成效显著。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把扶贫作为头号民生工程来抓,采取有力措施,形成各级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关心扶贫、支持扶贫、参与扶贫的大扶贫格局。2016年广西脱贫攻坚首战告捷,111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脱贫人口数位列全国第一,减贫速度排全国第二位;2017年广西在全国率先出台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办法,落实52.3万名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6年来,广西累计共减少贫困人口671万人,为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西的社会保障由单一形式向多种形式、由救济型向福利型、由供养型向供养与康复结合型的方向发展,逐步建立完善了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进入新世纪,广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建立和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收入增长机制,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城乡医疗救助体系,完善救助制度;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全面消除农村茅草树皮房。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进一步健全完善覆盖城乡居民、企业职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带动就业,全面落实精准救助政策,加快发展养老事业等四大举措,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五、重视生态建设,着力营造各族人民共建共享的美丽家园
自治区成立60年来,广西各族群众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生产生活中不断地认识和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是植树护林,保护生态。自治区成立初期,各级党委和政府就加强沿海防护林建设,2014年,广西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2%。2001年到2010年,国家先后安排广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达1398.5万亩,产生了较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广西是西南地区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30多年来,广西先后实施了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农村生态能源、水土保持、易地扶贫搬迁等四大工程来治理石漠化地区。
二是强化污染治理。自治区党委、政府非常重视环境染污治理工作,认真贯彻国家有关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法律法规,制定了地方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采取措施强化环境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是发展生态经济。生态经济是广西的朝阳经济,2010年,自治区出台了《关于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决定》,2015年自治区印发了发展生态经济的系列文件。广西的生态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在生态农林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三大生态产业。当前,富硒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循环农业已成为广西农业“新兴产业”。2017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12年累计下降17.6%,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源消耗比2012年累计下降31.2%。近年来,以桂林山水、北部湾滨海风光、巴马养生等为品牌的旅游业不断做大做强。同时,生态旅游在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是建章立制。自治区成立以来,广西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建章立制工作。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恢复和传承传统生态文明制度;在地方性相关法规的制定中,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强化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纳入党委、政府的决定决议,2017年颁发的《广西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对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作了新概括。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坚持新发展理念,一手抓环保治理,一手抓经济发展,在擦亮“山清水秀生态美”这块金字招牌的同时,还推动产业“向新而生”。生态环境的改善,培育和壮大了广西的生态经济,催生了有机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美丽形象的发力点。新时代,绿色发展之路必将引领壮乡腾跃。
(作者系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党校研究员、广西民族宗教工作咨询委员)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何成学: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如何成立的
60年前,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成立开启了八桂大地发展新篇章;60年后的今天,广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回顾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的历史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详细】
何成学:正确领导指方向 深切关怀暖人心
从1958年成立自治区至今,广西走过了波澜壮阔的60年。60年来,广西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困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焕发出民族团结、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勃勃生机。八桂壮乡的历史巨变,折射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辉煌成就;广西人民的团结奋斗,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团结 【详细】
相亲相爱一家人——一个多民族家庭的故事
“是时候正儿八经地做份家谱了。”近来,侯光祖心里头总记挂着这一件事情,只要空闲下来就着手筹办。他罗列在白纸上的家庭关系图谱,正是一家人上演四世同堂、奏响民族和谐曲的美好曲谱。 【详细】
广西著名党史专家何成学研究员在广西江苏高校学报学术会上作学术报告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迎接改革开放40周年和自治区成立60周年,认真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完成高校学术期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增进和繁荣跨地区高校学报间的学术交流,向兄弟省份的同仁们学习,增进两省编辑同仁之间的相互了解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