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乡村振兴路径与对策
——以江州区“逐林模式”为例
陆少青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近年来,江州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做出了积极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尤其是其“逐林模式”对于各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一定的借鉴推广价值。
一、“逐林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做法
逐林屯原是江州区左州镇林村村一个封闭的小山村,背靠大山窝居一隅,屯内基础设施薄弱,“脏、乱、差”现象严重。2013年启动“美丽广西乡村建设”,经过卫生大整治之后,逐林屯展示出了一派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干净整洁、楼房林立、民风纯朴、和谐宁静、人们安居乐业的新时代农村景象。2018年1月22日,崇左市“美丽崇左”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文件《崇左市“美丽崇左”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开展创建100个“四个好”宜居村庄达标村竞争奖补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全市以“逐林模式”为模板,达到“逐林模式”“四个好”的村屯,即可获得5-10万元的政府奖补。当前,崇左市各村屯都在积极创建“四个好”宜居村庄活动。
那么,“逐林模式”是什么呢?具体说来有“四个好”:“一个好的支书”“一个好的村(屯)班子”“一支好的党员队伍”“一套好的自治管理办法”。经过调研,“逐林模式”形成的主要做法有:
一是自力更生,优化屯内基础设施,村容变美。目前,逐林屯有108户435人,耕地面积1760亩,公益林13200亩(其中集体公益林6900亩)。逐林屯群众以前一直喝的是山上季节性水,农业生产靠天吃饭。1997年才开始在山上修建水池引水到各家各户,1999年全屯才通电。20年来累计投入资金70.5万元(其中财政资金43万元、屯集体公益林补助出资27.5万元),尤其是2014年至2017年期间共投入41万元(其中财政资金15万元,其余26万元属于屯集体出资),用于灯光球场、屯内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党员带头,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人心变齐。逐林屯435人有8名党员,4名村屯干。2013年启动“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刚开始村屯干做了很多的群众思想工作,屯里仍然有不少群众不能理解、不配合、不支持甚至反对或观望,活动难以打开局面。2014年林村村两委班子换届后,新当选的村支书何新雄是逐林屯人,他上任后与逐林屯干部商定,以逐林屯为林村村卫生示范屯来建设,党员干部首先带头做好自己及亲戚朋友房前屋后的卫生和柴物堆放整齐,每名党员干部负责13户的清洁责任区域,定期组织所包农户开展卫生劳动。在村屯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下,全屯卫生整治活动得以打开局面,群众逐渐跟随参与进来,全屯村容村貌和秩序得到根本转变。为了确保长效保洁,2017年初实施“门前三包”制度,具体有农户“门前三包”承诺、“门前三包”党员包片联系、党员卫生示范户、“美丽乡村文明户”(流动星级文明户)季度评比等制度,全屯群众成为了人人是保洁员、人人是监督员的自治局面。
三是民主议事,融合自治、法治与德治,群众变自觉。逐林屯是壮族村落,每年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日,各家各户都集中到村里的土地庙聚餐,商议今年村里各项事务,这一天讨论定下来的事宜全村人都要去遵照执行。逐林屯班子能很好地利用了这一传统做法。比如,2018年二月初二,村屯班子召集群众商议,以屯的名义租下各家各户房前屋后零星土地,计划作为屯绿化美化用地,每亩租金500元,共租10年,这一决议得到群众大力支持,很快这一举措得以顺利落实。
四是抓住机遇,促进农业大发展,农民变富。全屯以甘蔗种植为主,年均入厂原料蔗4800吨以上,人均11吨原料蔗。2014年以来基本完成土地整治,为甘蔗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基础,进一步解放了劳动力,这也为屯内不养耕牛提供了前提条件。每年有100人以上的青壮年外出务工,增加了家庭收入,家家建起了楼房。据了解,目前已有90多户在外地购房或买地建房。还有一些群众种植中草药砂仁,收益可观。下一步如何保护和人工大量种植野生金花茶和砂仁等中草药,将是逐林农民增收的一种新业态、新渠道,值得研究与探索。二、“逐林模式”的启示
(1)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农村事务有主心骨。“逐林模式”中“四个好”的前三个好(支书、班子、党员队伍)全都是由党员组成,支部具有带头示范、工作目标明确、行动一致、坚持不懈、自力更生的优良品质。
(2)激发群众主体地位,农村建设省钱又省力。村屯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不断做群众思想工作,把全屯群众团结动员起来做公共事务,发挥群众的主人翁精神,激发群众参与屯务活动的内生动力。
(3)用城市理念管理农村,村容整洁,秩序井然。实行来源于城市的“门前三包”制度,创新性地本地化使用,产生了“星级文明户”季度评比活动,做到奖罚分明,激发群众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提高的积极性,排污管道统一铺管地下等方面都做得比较规范、合理、科学和超前。
(4)农村治理体系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
逐林屯实施的《门前三包制度》、“星级文明户”季度评比活动、红白喜事、圈养禽畜、农用车的卫生、互助互帮等一系列制度和约定,遵循民主程序,让群众的行为有规可循、有章可约,羸得群众拥护,逐渐上升为自发自觉行为,起到了村民自治的作用。
(5)集体经济发挥了支撑作用,财政资金起“杠杆”作用。
逐林屯把集体公益林补助持续地用于集体事务上,对改进村容村貌建设起到了支撑作用,让有限的财政投入资金发挥了“杠杆”作用。三、实施乡村振兴的几点对策
诚然,“逐林模式”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农村建设的模式,但是这样自力更生地发展起来的村屯并不多见,值得思考。
首先,抓领导核心,把基层党建放在首位,建设一支过硬的基层干部队伍。唯有抓好基层党建,才能抓得住乡村建设的领导核心力量,否则投入再多的钱或放再多的项目下去也没办法按时按质完成,甚至难以持久地维护和可持续性地发展下去。主要原因,就是在群众的自治、德治、法治能力较低的情况下,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组织力量不够强的话,村屯务的公共事务很难开展下去。为此,要强化培训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培养好使用好“三农”队伍是关键。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要与群众工作要高度融合,不能把党的建设停留在口头上和记录本上,强化党员干部为民办实事的观念和职责担当,做榜样给群众看,摒弃“等靠要”思想,学习“逐林模式”,发动群众做好该做的和能做的,至少在村容村貌的清洁卫生和秩序管理上也能得到很大提升。
其次,抓主导力量,整合资源,充分发挥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主导作用。各级政府要做好协调组织、整体规划、资金整合、政策完善等方面工作,规划先行,分类推进,加大投入,做到城乡融合发展。一是建立综合协调小组,由政府把各方面资源和资金、项目、政策整合起来,形成综合建设力量,避免分散力量。二是由专业部门和人员做好各乡镇、村屯功能和建设的规划。三是分阶段分步骤进行建设,一个乡镇一个村一个屯集中力量建设和通关,点、面、带结合,发挥整体功能和集群效应。
第三,抓主体力量,尊重民意,充分发挥群众建设家园的主体作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三农”问题,让农村更美、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各村屯要因地制宜地实施自治管理办法,发挥主人翁作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力军,更是实施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广泛动员各阶层、各界人士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党委是领导力量,政府是主导力量,群众是主体力量,企业及各阶层人士是有益补充力量。
(作者单位:江州区委党校)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钦北区:沃土上长出文化自信 乡村振兴有了“硬支撑”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乡风是乡村的印记。近年来,钦北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挥各村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扎实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传递和谐的正能量,增强村民文化自信,为乡村振兴提供内生动力。 【详细】
钦北区:沃土上长出文化自信 乡村振兴有了“硬支撑”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乡风是乡村的印记。近年来,钦北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挥各村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扎实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传递和谐的正能量,增强村民文化自信,为乡村振兴提供内生动力。 【详细】
江州区石景林街道党工委书记谭春丽:创新“木棉花红”党建品牌 打造城市党建 与非公党建融合发展的“石景林样板”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区正日益成为城市管理的重心,城市基层党建日益成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整合城市党建和两新党建资源,提升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服务群众能力?为了学习借鉴苏州市城市党建 【详细】
凌云县:“三清三拆”助力乡村振兴
自凌云县乡村风貌提升“三清三拆”百日攻坚活动开展以来,朝里瑶族乡主动出击,大力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三清三拆”工作有序推进,全力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详细】
西林县: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八月秋风送爽,瓜果飘香,稻穗金黄,勤劳的农民在田间忙着收割庄稼。在西林县普合苗族乡新丰村油茶“双高”建设基地,一片繁忙景象,村民正在为油茶树除草、剪枝、护理。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