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7月09日 12:59 荆州日报 浏览次数:0
0 分享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考评中,宜都连续多年位居前3 名;在全国县域经济综合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宜都位居中部百强第16位;荣誉的背后,是宜都人永不停歇的脚步。伴随着省十次党代会擂响的战鼓,宜都市委、市政府毅然高举起“挺进全国百强”大旗。

  “项目建设是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生命线。”在宜都,记者无不感受到项目建设带来的勃勃生机。

  已落户宜都10 多年的深圳东阳光公司,涉及医药、电子、能源多个产业,公司年工业产值达到120 多亿元。今年,他们计划新增投资155 亿元,建设年产3000 吨红霉素原料药四五期工程、年产2100 万平方米化成箔三四期工程和年产10 万吨高纯硅等一批重大项目,全面达产后产值将突破500亿元;湖北省首批农业科技园区柑橘特色产业科技园建设主体、果蔬行业三强龙头企业—— 土老憨生态农业集团,其注册的“ 土老憨”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前不久,他们依托品牌优势,投资5 亿元启动了土老憨调味品工业园项目,吹响了冲刺百亿农业龙头企业的号角;兴发宜都生态工业园建设如火如荼,年产60万吨磷铵项目即将试产,年内将有年产80 万吨硫磺制酸、30 万吨湿法磷酸、200 万吨选矿系统等多个项目建成或投产。“十二五”期间,园区计划投资60亿元,力争将园区打造成以磷化工产业为主导、综合利用产业为辅助、新能源和新材料并举发展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化化工类生态工业园;宜都市华阳化工限责任公司,是目前亚洲最大的紫外线吸收剂生产企业,其产品主要出口到美国、欧洲、韩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这家宜都本土企业计划“ 十二五”期间年产量达到5 万吨,年销售收入达到50 亿元……

  今年1-4 月,宜都共确定招商引资项目114个(含续建),协议总投资196.97 亿元。一个个重大项目的签约动工,使得宜都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一个个金喜鹊何以青睐宜都这一“橄榄枝”?

  “ 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是记者在宜都听到最多的一句话。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发展干,宜都上下达成共识打出了一些列“ 组合拳”: 对涉企收费进行清理,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7 项;减少审批程序,为企业提供“ 零距离、零缺陷、零干扰”服务;深入开展“ 治庸问责”,向“ 冷、木、庸、懒、散、浮、慢、混、软、奢”十大效能突出问题“ 开刀”;加强信用环境建设,推动银政企合作……

  市行政服务中心对重点项目和窗口部门进行“双走访”,促进了项目与部门的最优对接;财政部门积极向上争取,到位县域经济发展和农产品加工园区产业发展调度资金2 亿元,大大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市工商局今年以来共办理抵押登记54件,为企业融资6.2 亿元,盘活动产资金11.4 亿元……

  市直部门奋勇争先,各乡镇也“ 摩拳擦掌”,纷纷为“冲刺百强”添柴加火。

  红花套镇今年已有10 个项目开始征地,其中投资过亿元的项目3 个,确保进入全省乡镇30 强;陆城街道办今年大手笔规划5000 亩机电产业园,确保5 年内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100 亿元,挺进全省乡镇10 强;枝城镇作为全省“化工建材第一镇”,着力推进项目聚集,打造化工建材、现代物流、仝鑫制造三大百亿园区,向全省乡镇5 强冲刺……

  到处是机器轰鸣的大工地、到处是大建设的动人场面。如今,宜都县域经济发展亮点纷呈:经济总量快速增长、支柱产业发展迅速、“ 优强企业倍增”工程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领跑湖北,宜都责无旁贷。”宜都市委书记庄光明说,“今年,宜都启动了重大项目建设年、发展环境优化年、精神区位提升年、基层组织建设年、社会管理创新年五大主题实践活动,力争全年生产总值突破340 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突破700 亿元、210 亿元,一般预算收入突破20亿元,力争2013 年进入‘全国百强’。”

编辑:Eva  作者:秋子 朱科 余杰 王董斌 张卉雁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