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水泥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自治区散装水泥办负责人介绍,作为一种绿色建材,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从根本上改变了水泥出厂、流通和使用的方式,让工人从此告别了在充满粉尘的车间内灌包、人力装卸,在搅拌机轰鸣、尘土飞扬的环境下现场搅拌的落后作业方式,极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因吸入大量粉尘而患上矽肺病的机率。
而且,新型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采用计算机程序控制成分配比,形成了一套可追溯、可监控的质量保证体系,避免了现场搅拌过程中受人为因素影响造成的建筑质量隐患。
特别是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采用专用车辆直接运输到工地并泵送至浇筑地点,大面积浇筑施工时能一次性连续完成,确保了建筑质量,大大缩短建设周期。
“可以预见,通过继续发展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建筑施工的噪音、扬尘、污水将大幅降低,建筑工地将彻底告别脏乱差,工程质量及安全将得到进一步保障,节能减排成效更显著,人居环境将进一步提升。”
“水泥生产、流通、使用等行业将从注重数量转向质量效益方向发展,以散装水泥生产为开端,以运输、中转、贮存为现代物流,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等应用为终端的产业链将成为我区又一强大的经济发展支柱,是延伸水泥产业链、促进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因此受益并获得飞速发展。
全区共建成县以上预拌混凝土企业146家,预拌混凝土供应量持续扩大,生产混凝土使用散装水泥每年达800多万吨。
散装水泥的推进,促进了广西淘汰落后水泥产能结构调整持续深入,目前我区新型干法水泥产能持续增加,效果显著。
作为拥有广西唯一的新型干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广西鱼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着眼循环经济,生产中热水泥、核电水泥、油井水泥等高端水泥产品的同时,不断扩大普通散装水泥在市场的占有率。2011年,其开发研究的项目《管制开流选粉节能技术及水泥绿色制成应用》被授予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目前,公司年供应预拌混凝土40万方,在柳州市处于排头兵地位,其建设的年产能30万吨预拌砂浆生产线正式投产,让鱼峰集团在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这一产业链上实现了“三位一体”的发展。
禁现拌:扶持加大 执法更严
为改善大气质量,广西正全力推进城市的“禁现拌”和相关执法检查工作。
2012年,我区有14个市全面实现了“禁止在城市城区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并向县城拓展。有5个城市列入广西第一批砂浆“禁现拌”。
柳州、南宁、桂林制定出台了《促进预拌砂浆推广使用暂行办法》、《预拌砂浆试点工程使用实施方案》、《预拌砂浆管理办法》、《预拌砂浆布点规划》等政策;玉林市明确从2012年3月起在玉林市区禁止施工现场搅拌砂浆。
资金扶持加大。2012年,自治区散装办下拨专项资金160万元;柳州市全年对生产企业投入资金共计370.4万元,创历年之最,其中给予预拌砂浆企业投资就达173.4万元,并发放了178万元的贷款贴息,发放农村推散资金80万元;桂林市对水泥和预拌砂浆企业投入资金99万元;南宁市投入农村推散、预拌砂浆等扶持资金30万元,投入散装水泥车2辆,预拌砂浆流动罐6个;梧州市为水泥企业争取了财政专项资金贷款贴息6万元;贺州市为混凝土企业争取中小企业专项资金达50万元。
至2012年底,全区共有14家预拌砂浆企业备案,有10家提出备案申请,4家预拌砂浆已出产品。
执法检查、处罚力度在加大。南宁市成立了执法监察大队;河池市散装办与住建、环保等部门联合执法,取得良好效果;玉林市对违反规定而不整改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3个,追缴专项资金12.6万元;北海市通过法律的震慑手段,打破了对建设工程缴纳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积极性不高的不利局面;梧州市将《建筑工程散装水泥执法检查备案表》作为核退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的必备材料;来宾市积极加大执法力度,实现了水泥使用单位缴纳专项资金零的突破。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河池:企业出城入园 释放碧水蓝天
河池城区依山带水,风景如画,由于历史等方面原因,从上世纪下半叶起,城区周边就陆续建起多家冶炼企业,生产排放的污水废气,给市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虽然经过10多年的严厉整治,城区环境已有明显改善,但是,目前城区周边仍有少数冶炼企业和水泥企业。 【详细】
桂林荔浦、平乐开通城乡客运创广西城乡公交一体化先河
“以前坐的都是小面包车,进城很不方便,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坐上空调公交车了,既便捷又舒适,城乡差距明显缩小了。”荔浦县新坪镇八鲁村村民老邓乐呵呵地说。现在,在荔浦县和平乐县街头,随处可见通往乡镇的宽敞、整洁、安全的空调公交车,这也是两县近年来大力发展、建 【详细】
广西城乡风貌改造六期工程全面开展 危朝安出席推进会并讲话
6月12日,全区城乡风貌改造六期工程工作推进会在柳州市鹿寨县举行。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危朝安出席会议并讲话。自治区副主席蓝天立主持会议,并对下阶段工作进行部署。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