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4日 来源:中国江西网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中国乡镇之星-南昌湖坊镇”、“华夏笔都-进贤县文港镇”……乡镇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伴随全省经济的发展,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我省乡镇经济发展如何强镇发展取得了哪些经验为了给其他乡镇发展提供借鉴经验,及时找出一条平稳、健康的发展之路,14日起,江西省统计学会、井冈山大学等单位和社会团体,将依据各乡镇上报的2013年度相关指标,采用科学的评价体系探寻2014江西百强镇,让他们的成功经验引领江西镇域经济加速前进。

  全省有乡镇1495个

  乡镇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纽带,是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关键环节,是比较活跃的区域经济元素。全省共有乡镇1495个(含涉农街道办),乡镇人口占全省总人口近九成;行政区域土地面积15.7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93%。多年来,我省乡镇利用各自生态、环境、文化、工业等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壮大了镇域经济。伴随经济实力的提升,乡镇加大力度改善卫生、人文、商贸等环境,营造了宜居、宜业的魅力乡镇,积累了丰富的强镇经验。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省镇域经济快速发展,推动县域经济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快速发展。仅至2011年,全省乡镇财政总收入466.52亿元,是2007年的3倍,年均增长31.6%;乡镇财政总收入超4000万元的就有237个,是2007年的4.4倍,其中乡镇财政总收入超亿元的有94个。

  “以产兴镇、以镇促产”

  在11月10日至11日召开的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升级现场推进会上,强调要把壮大产业集群作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升级的中心任务,紧紧扭住集聚拉动不放松,找准支柱、做强支点、夯实支撑、优化支持,不断提升县域经济的发展层次和水平。大力推进镇村联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打造一批具有浓郁本土特色的工业强镇、农业大镇、商贸重镇、文化名镇、旅游旺镇;坚持“以产兴镇、以镇促产”,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记者全程跟进采访

  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乡镇,强镇普遍具有经济实力强、发展速度快、社会公共事业较完善、居民生活水平较高、乡镇建设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等特点,在全省乡镇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建设进程中,具有示范带头和借鉴作用。为此,江西省统计学会、井冈山大学等单位和社会团体,从14日起,利用国家统计局法定报表“乡镇社会经济基本情况”中,关于我省各乡镇2013年度的相关指标,将按照严格、科学的测评体系,抽取部分乡镇实地考察,从而评出“2014江西百强镇”,涉及综合实力、产业升级、小康提速、生态旅游等四大类百强乡镇,今年底前将发布评价结果。为助力江西乡镇经济发展,信息日报社将派记者全程跟进采访报道。

  ■记者秦谦/文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