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坑村内,一栋栋漂亮的小洋楼整齐地矗立在干净的村道边。
“感谢你们为我们莲花村委汤家村的老百姓做了这么多好事实事,太感谢你们了!”近日,灵川县定江镇莲花村委汤家村的村民们怀着喜悦和激动的心情,走进定江镇政府大院,将手中的锦旗和感谢信送到镇党委书记尹家来和镇长卢启辉的手上。原来,定江镇政府在去年的新农村建设中,为莲花村委汤家村修好了路,装上了路灯,做了一连串好事实事,极大改善了当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据了解,近年来,灵川县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充分抓住农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着重解决农村群众生产、生活难题和基础设施薄弱问题,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和肯定。
政府为民办实事 村容村道大变样
“给你们装的路灯好不好用?”见到莲花村委村支书俸瑞强,尹家来问起村里的情况。“自从装上了路灯,大家晚上出门方便多了!”俸瑞强开心地说道。
定江镇莲花村委汤家村是灵川县西部较为偏远的一个自然村。全村有83户共340多人,村民经济收入主要靠种植水稻和蔬菜。近年来,随着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村中落后的基础设施严重制约了村民民主生活和娱乐生活的开展。
定江镇党委、政府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筹集了价值近15万元的新农村建设材料和资金,帮助该村硬化了进村的道路,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健身器材,还为每户人家配备了一台崭新的太阳能热水器,使当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观。“路面硬化之后,村里现在每天都有专人进行卫生保洁,环境比以前干净整洁多了!村民们也普遍开始讲清洁讲卫生了。”俸瑞强开心地说。
特色产业富了农民富了村
灵川县大境瑶族乡大境村委铁坑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区自然村,全村共有村民180人,山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半亩。十几年前,该村也同许多大山区里的自然村一样,是一个只有泥巴路和土坯房的贫穷小山村。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大境瑶族乡党委、政府积极带领铁坑村村民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紧紧抓住水果种植这一富民主导产业,凿石开山建起了一片片绿色果园。目前,该村共种有夏橙、砂塘桔、南丰蜜桔等果树470亩,人均面积2.6亩,年人均纯收入达2万多元。
在村民们的腰包鼓起来的同时,大境瑶族乡党委、政府又紧紧抓住铁坑村被列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这一机遇,带领村民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现如今,该村48户村民不仅按照乡党委、政府的统一规划,全部建起了小洋楼,还建起了一栋占地426平方米的村级文化活动综合楼、一个标准灯光篮球场,还有三级化粪池34座。2011年该村喜获自治区文明村镇光荣称号,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新农村建设典范。
2349万元惠及3万群众
在灵川县,像莲花村委汤家村、大境村委铁坑村这样,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的例子还有很多。
据了解,在近年的新农村建设中,灵川县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据初步统计,灵川县去年共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2349万元,完成了100个自然村屯内的道路硬化工程,新建了12个村级文化活动室、36个体育休闲场所。同时,还全力推进40个“普惠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筹集资金300万元,为53个自然村安装了1072盏太阳能路灯,建设垃圾焚烧炉20座,新增绿化面积6200平方米,共惠及农户7000多户3万多人,较好地改善了当地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与此同时,灵川县通过集中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引导农民走上致富路,建设富裕新农村。其中,突出抓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格局,形成了潮田河、马河、花江等6大流域无公害粮食生产示范基地,建立了大圩万亩提子、潭下至九屋公路沿线3万亩柑橘、海洋山脉5万亩优质桃、青狮潭万亩百香果、灵川镇万亩蔬菜等9大万亩果蔬生产示范区,培育了大发养殖、天桂畜牧、发旺种猪等6个规模养殖示范场,全县有1133个自然村已基本形成了“一村一品”的良好发展格局。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苍梧县驻村干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及思考
近年来,广西实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略,选派机关干部到贫困村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 截至2014年8月,苍梧县驻村干部共引进项目185个,引进项目资金和帮扶资金3000多万元,培育特色优势产业93个。驻村干部还与当地民众一起实施改水、改厕、绿化、美化工程138项,实现村 【详细】
全区农村工作会议代表盛赞南宁市新农村建设
“南宁市围绕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目标,以示范带动为载体,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创造出骄人业绩,可圈可点。”2月8日,出席全区农村工作会议的代表到我市隆安县、西乡塘区实地考察现代农业发展和综合示范村建设情况,现场交流发展经验、谋划 【详细】
强调“美丽家园” 新农村建设迈出新步伐
<p><strong>【困局与挑战】</strong>近十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不可否认,当前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比较低下,农村人居环境还需大力改善,农村老龄化、空心化程度比较严重。特别是与城镇相比,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长期滞后,亟待提升。</ 【详细】
[武宣县]打造新农村建设“升级版” 13个示范村屯独具特色
连月来,武宣开展了由清洁乡村升级为生态乡村的建设热潮,首批打造的13个示范村屯独具特色,展现了广大群众建设家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近日,记者走进这些示范村屯,感受村屯的新面貌、新气息,了解村屯建设背后的故事。 【详细】
武宣打造新农村建设升级版
连月来,武宣开展了由“清洁乡村”升级为生态乡村的建设热潮,首批打造的13个示范村屯独具特色,展现了广大群众建设家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近日,笔者走进这些示范村屯,感受村屯的新面貌、新气息,了解村屯建设背后的故事。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