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2月01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周恩革 刘彩兰 文/图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凤山县委书记廖锦成部署工作。
 
  凤山县县长郝玉松在中国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揭碑开园仪式上致辞。
 
  中国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核心景区——三门海景区,举世闻名。
 
  凤山县成功举办河池“第十三届铜鼓山歌艺术节暨第六届凤山世界地质公园国际探险旅游节”。
 
 

  全力创造“凤山速度”实现“凤山梦”

  凤山多壮志。今年,凤山提出要实现与全国、全区、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必须保持一个高于全区水平,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凤山速度”。

  如何创造“凤山速度”,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凤山梦”?凤山县委书记廖锦成介绍,要全面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6个2”开展工作,即“坚持提速发展和坚持绿色发展”两个理念,狠抓交通和水利两项重点工作,突破项目前期和征地拆迁两项难点工作,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和党的建设两项保障工作,大力实施五大工程推进年和投资项目工作年两个活动年建设,推动“城镇化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相融合、开发扶贫攻坚和农村产业发展相融合”两个融合,促进凤山经济提速健康发展。

  稳中求进形成提速健康发展“初速度”

  “2012年平稳发展,形成提速健康发展‘初速度’,为创造‘凤山速度’奠定基础。”凤山县长县郝玉松说。在自治区和河池市正确领导下,该县深入实施“五大工程”,成功驾驭严峻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经济实现平衡运行。201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35亿元,同比增长2%,财政收入保持突破亿元大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1%,农民人均收入增长13%。

  产业增量提质工程成效明显。保持杉木、八角、桑蚕等三大产业增量提质发展,扩大油茶、核桃、甘蔗、烤烟产业规模。完成粮食作物播种19.15万亩。植树造林总面积完成3.3万亩,核桃成为全县扶贫重要产业。成功举办河池“第十三届铜鼓山歌艺术节暨第六届凤山世界地质公园国际探险旅游节”,世界地质公园顺利开园,启动创建国家级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全年接待游客11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8.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50%。

  城乡新貌新风工程效果显著。完成2个乡及30个行政村总体规划工作。新区开发已增加到3个,城区面积已扩至4平方公里。投入255万元实施3个村屯210户农户住房风貌改造。

  开发扶贫攻坚工程全面实施。完成《全县新一轮开发扶贫攻坚行动计划》等6个规划及23个配套方案。整合资金1200万元实施29个贫困村整村推进项目132个。6000多名干部职工结对帮扶7000多个贫困户3万多人。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一成,农村贫困人口比上年减少一成。

  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主要建设项目在建99个,完成投资10.6亿元。河池至百色高速公路凤山连接线项目、凤山至天峨、凤山至凌云二级路项目前期工作有序开展。

  生态建设项目稳步实施。实施石漠化治理人工造林、种草和坡改梯共4025亩,实施退耕还林巩固7万亩,形成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典型经验。成功承办全区核桃产业发展现场会和滇桂黔石漠化区(广西片区)产业开发扶贫现场研讨会。全县森林覆盖率80.94%。

  同时,该县民生保障提升工程全面落实,干部执行力提升工程有效推进。

  开展“三个年”活动添“凤山速度”新引擎

  今年,凤山县全面开展“五大工程推进年”、“固定资产投资年”和“项目推进年”活动,为创造“凤山速度”再添新引擎。

  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工作,以项目建设强力拉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实施145个经济类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完成17亿元。加大项目库建设和瓶颈问题破解力度,强化项目建设与扶贫工作的衔接,努力打造全市项目推动扶贫示范县。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力争完成1个以上企业入园。

  突出抓好“产业增量提质工程”,不断壮大县域经济总量。继续实施“保三扩四”产业发展战略,科学调整产业结构。扶持林农充分利用林业资源发展林-药、林-菌、林-桑及林下养殖等林下经济,提高林业综合经济水平,努力打造扶贫产业示范县。科学发展生态工业,重点发展木材加工、特色食品加工、中草药加工和制酒业,积极引进强优企业发展八角、火麻、油茶精深加工产业,努力做强山泉水产业。

  突出打造世界地质公园品牌,打造县域经济新一极。科学谋划全县旅游产业建设,新增一批特色旅游景点,着力打造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品牌。积极配合河池市争取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基地县扶持项目,启动5个旅游扶贫示范点建设工程,努力打造全市旅游扶贫示范县和县域经济新一极。

  突出抓好“城乡新貌新风工程”,努力推进城镇化水平。组织实施全县36个行政村和4个乡政府所在地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快推进巴烈片区市政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中心城区道路改造和建设;年内完成观音河、九曲河和巴旁河两岸风貌改造工程;强化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规划建设长寿美食、特色商品、养生美容、文化精品、特色旅馆5条民族特色示范街道,全面启动9个乡镇新貌新风改造工程,启动实施2-3个乡撤乡建镇工作。

  着重打好开发扶贫攻坚战,努力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围绕今年要实现减少贫困人口1.2万人的目标,投放扶贫到户贴息贷款1000万元,抓好29个贫困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项目和启动实施滇黔桂石漠化区(凤山片区)连片开发扶贫项目。引导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投身扶贫攻坚战场,把异地安置与城乡新貌新风工程结合起来,努力创建全市异地安置扶贫示范县。

  着重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实现“五位一体”建设目标。继续以环境倒逼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督导企业加强技改投入。启动4个乡镇垃圾转运站和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加大对县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环境监管,争取实施县城污水处理二期工程建设。全面完成新增种植核桃15万亩,努力打造生态扶贫示范县。

  坚持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外向经济迈出新步伐。主动融入“柳来河一体化”发展,吸引和接纳外来企业落户凤山。制定配套激励措施引导全民创业,促进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业活动蓬勃开展、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齐头并进。该县还着重抓好财税管理、抓好“民生保障提升工程”、抓好文化产业建设等工作,全面发展和改善民生,建设幸福新凤山。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圆故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