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大化瑶族自治县县城街道上,以前各家各户及各单位门面五花八门、风格纠杂的现象不见了,呈现在面前的是“一街一特色,一路一景观”的新城貌。县委书记韦朝永说,这是该县开展城乡风貌改造的结果,也是县里打造“印象大化、魅力大化”下的关键“一步棋”。
一座城市的魅力来自其独特的个性。为打造富有山水特色和民族特色美丽宜居的“首府南宁民族生态卫星城”,该县紧扣“生态、和谐、人文和旅游”这一重点,从2011年起,就着手策划实施城乡风貌改造,着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2011年7月,大化向国内外发出县城中心区概念设计方案征集公告;9月,聘请专家对各地设计师递交的概念方案设计进行评审,选定亚泰都会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方案,着力打造独具瑶族特色的融“山、水、城、林”于一体的生态城市。随即,县城中心区风貌改造项目如火如荼地开展:重点改造以红水河一桥及二桥射线构成的红河、建丰两条纵道,及其横切面上的江滨北路、江滨南路、新化路、文昌路、红电东路五条横道。风貌改造项目工程包括街道两侧房屋立面、人行道、路灯、管线下地、街道绿化、店面招牌广告等6个单项,改造街道总长10公里,改造房屋1777间,装修房屋外立面14.43万平方米,计划投资1.8亿元,采用BT模式建设。
经过两年努力,整治改造成效显现,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街道建筑引人注目:红河路建筑融合瑶族、壮族建筑风格和现代建筑风格,并融合科教、商务、现代生活等多元文化元素;建丰路建筑简洁、淡雅、清新,体现壮族生活风情;文昌路建筑统一装饰红方格窗棂等体现红瑶文化的元素;新化路建筑以现代建筑风格为主,彰显行政文化服务特色;江滨北路突出布努瑶铜鼓元素等,彰显古朴而华贵的民族牌楼景观,展现奇石文化特色;江滨南路,则突出了滨江休闲娱乐的情调。目前正在实施的路灯、街道绿化等工程,将使环境与风貌更显协调美观,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
为推进城市规范化建设,今年上半年,大化先后两次开展“两违”综合整治行动,强制拆除违法建设房屋52间、违法在建地基60间和违法建设围墙两处共500米。同时,结合开展“清洁乡村”活动,组织有关执法部门整治金河、荣华市场“脏、乱、差”问题,强制拆除市场内违法搭建商棚107间,违法建设永久性构筑物83间,违法广告牌匾39块,并投资350万元,实施荣华市场外围道路改造工程,道路总长1.1公里,排污水沟2.2公里,为市民提供清洁幽雅的商业环境。
在抓好城市风貌改造的同时,该县以整屯推进的方式开展乡村风貌改造,着力建设美丽新农村。目前,按照“因屯而异、各具特色”的原则,全县共规划编制改造100个村庄,其中岩滩镇常吉村拉好屯等50多个村庄已完成改造。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全区扶贫生态移民现场推进会与会人员在大化生态民族新城参观
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是自治区扶贫攻坚的重大战略和重点工程,为了进一步做好该项工作,4月27—28日,自治区在河池市召开了全区扶贫生态移民现场推进会。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先后实地参观了大化瑶族自治县生态民族新城,都安瑶族自治县农民进城创业园,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安乡 【详细】
大化县:整合资源 集中力量 强力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建设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以及自治区、市发改、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县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产城结合、打造首府生态民族卫星城”的工作思路,将易地扶贫搬迁、城镇化建设、石漠化综合治理及产业开发4 项工作结合起来,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实施“大化 【详细】
兴宾区:多措并举 全力打造扶贫生态移民宜居宜业新村
自2007年自治区开展扶贫生态移民新村建设以来,来宾市兴宾区严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要求,加大对移民村屯的扶贫力度,加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移民村屯脏乱差环境整治,着力改善移民村屯生产生活条件,全 【详细】
天等县打造10万亩细叶龙竹种植基地
日前,笔者从天等县相关部门获悉,去年以来,该县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引进细叶龙竹种植项目,倾力打造10万亩细叶龙竹种植基地,利用荒山荒坡“筑巢引凤”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详细】
[荔浦县]强力打造广西花卉苗木产业大县
“我通过规模种植彩叶桂花等苗木,去年生产大小苗木500余万株,收入200多万元。”4月23日下午,荔浦县马岭镇南村丹桂苗木种植专业户黄坤云说起种植苗木致富的感受时,自豪地告诉记者说。近年来,荔浦特色花卉苗木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全县种植花卉苗木10万亩,从事花卉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