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2月11日 来源:左江日报 作者:陆明翔 黄雪倩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1月10日,江州区率先在全市吹响一季度“开门红”项目集中开工的号角。

  当天,在新和镇,4个项目破土动工,总投资额达103.6亿元:江州区黑水河文化旅游产业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大华农业生态旅游示范园,总投资8000万元;大唐农业科技循环产业园,总投资1.3亿元;新和工业大道,总投资1.5亿元。

  与此同时,江州区驮卢镇城镇化建设、大禹现代农业高效节水灌溉装备制造、大明纸业等多个项目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开工。

  “这是江州区党委政府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两加’‘两成’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三角一圈’科学布局,招大商、抓项目、强产业、促发展的具体体现。”江州区区委书记黄云革说。

  抓创新、强科技,树立广西现代农业发展新标杆

  “不靠天、不靠地,就靠水利加科技”,这是江州区巩固“白”(蔗糖)支柱产业、推动农业创新发展的形象比喻。

  近年来,作为“中国第一甜县(区)”的江州区,坚持以富民增收为出发点,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以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为主战场,加快了蔗糖产业集约化和农业现代化步伐。

  去年,该区流转、整合土地16万亩,引进大华、大唐、大禹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引导工商资本注入到适合规模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初步构建了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眼下正是初春时节,春寒料峭,草木枯荣,但当你走进江州区太平街道驮逐村宜阳屯、新和镇庆合村孔香屯等万亩甘蔗高产高效种植示范基地,映入眼帘的却是一排排挺拔粗壮的甘蔗,全然一派生机勃发的喜人画卷。

  这些单根高近2米、重约15斤,平均亩产8吨、最高亩产15吨的甘蔗,是广西大唐公司自主研发繁育的壮糖1号、大唐1号甘蔗新品种,是目前广西最高产的甘蔗品种之一,比普通甘蔗品种增产30%以上。

  在大唐公司的示范带动下,江州区率先在全市乃至全区实现了甘蔗高产高糖新品种的规模化繁育。江州区政府、蔗农与大唐公司的“政企民”共建合作仍在继续。去年12月和今年1月,大唐公司相继在新和镇启动了总投资1.98亿元的甘蔗高产高效现代化集成技术中心项目和总投资1.3亿元的江州区大唐农业科技循环产业园项目,努力打造广西最大的蔗糖循环经济产业基地。

  为增加甘蔗生产综合效益,该区还引进广西格霖、榕顺公司,崇左华茵等公司,在罗白乡水引林场、驮卢镇安定屯、罗白乡岽发屯建设了8500亩“马铃薯+甘蔗”套种示范基地。据测产,马铃薯平均亩产达2.9吨,商品率达95.5%,亩产和商品率均接近广西马铃薯最高水平;甘蔗平均亩产量达7吨;每亩土地平均总产值达8000多元。

  同时,利用丰富的甘蔗尾叶资源,引进广西大华公司投资2亿元建设年产3万头优质肉牛基地,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广西最大的优质肉牛养殖基地。

  此外,引进广西甘蔗收获公司,全年累计实施2.9万亩甘蔗机械收割,成为广西甘蔗大规模机械化收割的先行者。

  去年11月,江州区被授予"自治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荣誉称号;12月,崇左市秋冬种暨甘蔗生产机械化收获现场会在江州区召开,经验在全市推广。今年1月,江州区连续第二年被国家水利部列入年度全国"基层治水十大经验"排行榜,成为崇左市乃至广西甘蔗主产区农业创新发展的示范标杆。据统计,2013年江州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829元,同比增长15.1%。抓落实、强服务,文化旅游产业谱新篇

  多年梦想今朝圆。1月10日,由耀德国际投资集团出资100亿元、一期投资20亿元的黑水河文化旅游产业综合开发项目在风景秀丽的江州区新和镇黑水河码头破土动工。

  回顾到江州区考察创业的心路历程,耀德集团名誉董事长、广州市原副市长郭向阳,集团董事长林虹光,集团总经理毕志彰由衷感慨,江州区的旅游禀赋并不算最好,但让他们最终下定决心拍板投资的因素,是江州区干部群众上下一心、加快发展的强烈愿景,是广大干部职工"有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的拼搏实干精神,是全社会浓厚的亲商爱商良好氛围。下一步,集团将把黑水河(新和段)打造成为崇左市文化旅游的新景观,串点成面,形成"江州黑水河-大新明仕田园-德天跨国瀑布"的百里旅游新商圈。

  与耀德集团一样,出于对江州区优越投资环境的青睐,广西大华公司新增投资8000万元,在黑水河旅游项目的河对岸布局、遥相呼应,建设占地500多亩的农业生态旅游示范园项目。广西大唐公司新增投资1.3亿元,建设大唐农业科技循环产业园项目。同时,广西甘蔗主题公园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前期工作也加快推进。目前在新和镇,已初步形成了集农工商一体化、科服贸旅一条龙的产业集群,有力推动了现代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去年以来,江州区围绕"一带一园一河一岛"("一带":左江流域生态文明示范带,"一园":白头叶猴生态公园,"一河":黑水河,"一岛":桃花岛)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思路,还加快推进江州区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创作基地、江州区丽江文化广场、桃花岛一期工程等文化旅游项目;举办了翰墨江州-当代国画名家百幅作品展。在一批重大项目的支撑下,"一绿"(文化旅游产业)有望成为江州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和靓丽的城市新名片。抓扶持、强保障,锰铝建材产业大迈步

  锰铝、建材是支撑江州区发展的重要产业。面对近年来不甚景气的市场环境,江州区一方面引导企业加大技改力度、加强内部管理,推动锰铝建材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抓好政策资金扶持,帮助企业克服困难。去年以来,按照"产城一体发展"的思路,提升新和锰铝科技加工区的产业支撑能力。

  今年1月,江州区启动了总投资1.5亿元的新和镇湘桂循环经济产业园至锰铝工业园区的工业大道建设,以完善园区路网和配套基础设施。并协调水电公司等为园区3家锰加工企业提供电价补贴,协调金融机构加大融资力度。

  同时,以超常规手段,平稳、快速地推进新建续建项目。总投资15亿元的红狮4500t/d新型干法水泥项目有望于今年下半年点火投产,届时可实现年销售收入6亿元,利税超过7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580个;富国矿业低品位褐铁矿磁化科技项目前期工作正加快推进,预计年内主体工程可开工建设。届时,江州区"黑"(锰铝)、"灰"(建材)的产业框架将更加健全。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