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公司负责人向客商介绍凌云山茶油。
寒冬腊月,茶油飘香。
大山深处的凌云县逻楼镇、加尤镇、玉洪乡、下甲乡和伶站乡等,每逢街日,压榨山茶油的香味,从街头传到街尾。
“一斤30块,马上就拉走。”“茶米也要,8块钱一斤,现在给钱!”“茶果也行,带壳两块五!”当季,老百姓讨论最多的是山茶油的收成,土特产客商以拥有更多的山茶油为炫耀资本,整个凌云县的节奏仿佛1/3都给了山茶油。
凌云县油茶产业发展管理中心负责人介绍,今年山茶油产量将达1550吨,产值超1亿元。
面对这样的盛况,有谁会想到,山茶油在凌云也曾是“鸡肋”。
凌云县油茶树多种植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90年代初基本进入老龄期,加之管理粗放,挂果率普遍不高。老百姓在油茶上看不到希望,纷纷改种其他经济作物,使油茶树保有面积持续走低。
是谁在坚持,最终成就了凌云山茶油的今天
记者多日走访获悉,答案是当地政府。
“山茶油是高等食用油,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它应该有一个很好的市场前景,我们也深入调研。可是,大部分农民不会想这么远,等山茶油得价了再发展,估计猴子都过火焰山啦!”县油茶产业发展管理中心负责人介绍,2005年左右,凌云县决定对油茶进行低产改造,同时引进新品种扩大种植,重振凌云山茶油产业。
可是,老百姓已经不认可山茶油产业,政府主导推进种植谈何容易
首先得从培育示范户和龙头企业找突破口。
下甲乡双达村的杨国峰看好油茶的前景,打工返乡发展了几十亩油茶树,下甲乡政府立即上门大力扶持。
2012年底,在当地政府帮助下,以杨国峰为社长的凌云县下甲乡双达农民油茶专业合作社挂牌成立,合作社以家庭为单位,共同管理、经营油茶林,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如今已经发展了近万亩。
1月22日,记者前往双达村参观。杨国峰一路向导,庆幸自己当年的判断和选择:“在合作社的牵头下,这两年完成了7000亩的低产改造。低改前亩产茶油10公斤左右,低改后亩产增加到20公斤以上,按今年市价每公斤60元算,光油茶低改这项,就能为村民增收400多万元。”
其间,凌云引进金山油茶科技有限公司、震山生物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壮志食品有限公司等山茶油企业,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油茶产业,目前全县已完成油茶新造林5000亩,油茶低产林改造2万多亩。
油茶获得群众重新认可,政府更是“趁热打铁”。
凌云县按照新建和低产改造并举的方针,制订了鼓励种植油茶林和实施油茶低产林改造的扶持政策,新种油茶林免费提供苗木,实施油茶低产林改造的每亩补助250元。2013年出台《关于打造“3个十万亩和2个万亩”扶持产业的决定》,计划从2013至2017年在全县8个乡镇实施优质油茶基地建设10万亩,其中新造林1万亩、油茶低产林改造9万亩。
继凌云白毫茶之后,因为政府的一份担当,10万亩油茶基地正在崛起,凌云百姓又多了一条致富好路子。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凌云县]力争年内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6000元以上
“全年全县实现农业生产总值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6000元以上增长15%,减少贫困人口15%以上……”。这是凌云县2015年农业农村工作提出的奋斗目标。为实现以上发展目标,该县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深化农村改革为主题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农 【详细】
[凌云县]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服务经济社会建设
近年来,凌云县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经济发展大局,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参谋、监督、联络和模范带头作用,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抓好代表学习培训。该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县 【详细】
[凌云县]创新“五大机制”为改革式扶贫注入活力
凌云县在推进改革式扶贫试点工作中,坚持以改革的思维推动扶贫开发,不断探索创新扶贫机制和方式,多方整合力量,扶贫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得到不断增强。据悉,2014年,该县创新土地综合改革、资金投入、金融扶贫、群众参与、驻村干部帮扶等五大机制,强力推进下甲至 【详细】
[凌云县]“十百千”扶贫项目惠茶农
“凌云春茶很快可以上市了,看来又是一个丰收年。”3月15日,漫步凌云县茶山,一树树长势良好的春茶煞是惹人喜爱。据了解,这得益于凌云县借助“十百千”扶贫专项资金加快实施茶叶低产改造项目,受益农户年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详细】
[凌云县]着力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凌云县在民族乡庆活动、民族企业政策落实、民族村屯建设和民族文化建设等方面加大力度,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