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一大早,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何铭伟走在宽敞整洁的大囊村村前大道,不时有村民与他招呼致意。按照组织上的安排,他在大囊驻村的两年时间已经到期。看着即将离开的这片土地,何铭伟感慨万千:“我就要走了,而大囊村的新农村建设还在路上!”
何铭伟是玉州区人民检察院的一名检察员。2008年2月26日,他被组织派驻名山街道大囊村担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进村的当天,大囊村3条村道硬化工程刚好动工,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让何铭伟心潮澎湃。他暗下决心,在驻村的有限时日里,一定要帮助村民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在大囊村的新农村建设中有所作为。
建设新农村,“窍门”在哪里?
到大囊村一个月后,何铭伟发现,刚刚动工的3条村道因资金短缺被迫中断了。这时,村民纷纷把目光投向了何铭伟。何铭伟想,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的作用是主导,农民才是主体。如何最大限度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是一名驻村指导员首要考虑的问题。可是自己初来乍到,寸功未立,怎样才能使群众相信自己的话呢?
“要想让群众相信自己,多说还不如自己先干起来!”回到城里,何铭伟立即将大囊村在修路中的困难向单位领导反映,在各方大力支持下,玉州区交通局给大囊村安排了5万元工程资金。然而,政府给的钱毕竟是有限的,要想改变大囊村贫穷落后的面貌,还得调动广大村民起来一起干,一起使劲。他同村“两委”干部一起,组织村民代表到仁东镇中庞村、鹏垌村、龙屏庄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参观学习,让村民们感受先进村建设新农村的气息,从而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回到大囊村,何铭伟惊奇地发现,村民们的精神面貌跟以前大大不一样了。除了对他所说的话确信无疑,建设新农村的激情也空前高涨。他们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踊跃参与到村前大道的硬化改造中。一年后,两公里长的村前大道竣工,并且安装了照明路灯,改写了大囊村没有硬化路的历史。“农民们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就是这样发挥出来的。”何铭伟像找到了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窍门”,变得惊喜异常。
打造示范村,大伙一块干
大囊村建成了四通八达的“致富路”以后,何铭伟决心趁热打铁,勤勤恳恳地跑部门、争项目,发动群众参与到以整治村容为突破口的新农村建设中来。他和村“两委”班子一起,提出了打造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设想,并付诸实施。为了调动农民们投工投劳的积极性,何铭伟把自己价值1000多元的30多套全新制服捐给村委,并先后拿出1000元支持村里的公益事业。在他的争取下,玉州区人民检察院多次向大囊村委、村小学捐赠书桌和椅子等办公办学设备,价值达3万多元。
对于一个贫困村来说,资金始终是大囊村发展的“短腿”。何铭伟和村“两委”干部一起,为发展村里的公益事业筹措资金,得到了大囊村经济能人邱德林的大力支持,解决了建设灯光球场和学校围墙的资金问题。广大村民也积极地投工投劳,争当新农村建设的“主人”。2008年以来,全村先后筹资20多万元,修建了村里的文化长廊、舞台、老年活动中心、幼儿园、灯光球场、村委和村小学围墙等,改写了大囊村没有文娱场地的历史。2009年春节期间,大囊村在新建成的灯光球场举办了首届农民体育运动会,大大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对于在大囊的驻村工作,何铭伟体验颇深:“过去村民们建设新农村的意识淡薄,主动参与性不强。只有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建设新农村才有希望!”而大囊村党支部书记邱书荣这样评价何铭伟:“他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新农村建设资金,还带来了发展致富的点子。”
发展要有项目,致富要有“点子”
大囊村原是玉州区名山街道最小的行政村,经济、文化和村民素质都比较落后。但它的区位优势极为突出,与玉林经济开发区相邻,玉东新区成立后划归茂林镇管辖,成为我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主战场。如何发展大囊村的经济,成了何铭伟在驻村工作中要力求破解的“密码”。他觉得,只有帮助村民们找到一条适合大囊村的科学发展路子,才不愧做一名合格的驻村指导员。在与村干部商讨时,他建议大囊村依托毗邻工业区的优势,大力发展建筑业和服务业。
在大囊村里,如今座落着一家机械配套企业,叫东泰机械配件厂,这是何铭伟和村干部共同争取引进的。该厂于2008年10月动工,一年后建成投产,成了大囊村的新型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另外由他们共同牵线引进的企业还有两家,3个项目总投资额超过1000万元。引进的企业在农村发展起来后,与相邻的工业区互为映衬。何铭伟想,大囊村向来都是以劳务输出为主,产业分工很不明显;农民虽有致富的“动机”,却没有致富的“点子”。如果加强对农民的培训,群众在家门口打工就会成为现实,更能促进当地的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2009年,何铭伟在大囊村组织举办了针对农民的各种技术培训班8期,参加人次达2100多人。
带着矢志建设新农村的理想,何铭伟脚踏实地,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一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风采,并以其在大囊的驻村工作成绩,连续两年受到了广西、玉林市、玉州区的表彰,被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优秀指导员”。而他务实奉献的精神,也已经深深地烙在了大囊村群众的脑海中。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苍梧县驻村干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及思考
近年来,广西实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略,选派机关干部到贫困村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 截至2014年8月,苍梧县驻村干部共引进项目185个,引进项目资金和帮扶资金3000多万元,培育特色优势产业93个。驻村干部还与当地民众一起实施改水、改厕、绿化、美化工程138项,实现村 【详细】
全区农村工作会议代表盛赞南宁市新农村建设
“南宁市围绕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目标,以示范带动为载体,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创造出骄人业绩,可圈可点。”2月8日,出席全区农村工作会议的代表到我市隆安县、西乡塘区实地考察现代农业发展和综合示范村建设情况,现场交流发展经验、谋划 【详细】
强调“美丽家园” 新农村建设迈出新步伐
<p><strong>【困局与挑战】</strong>近十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不可否认,当前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比较低下,农村人居环境还需大力改善,农村老龄化、空心化程度比较严重。特别是与城镇相比,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长期滞后,亟待提升。</ 【详细】
[武宣县]打造新农村建设“升级版” 13个示范村屯独具特色
连月来,武宣开展了由清洁乡村升级为生态乡村的建设热潮,首批打造的13个示范村屯独具特色,展现了广大群众建设家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近日,记者走进这些示范村屯,感受村屯的新面貌、新气息,了解村屯建设背后的故事。 【详细】
武宣打造新农村建设升级版
连月来,武宣开展了由“清洁乡村”升级为生态乡村的建设热潮,首批打造的13个示范村屯独具特色,展现了广大群众建设家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近日,笔者走进这些示范村屯,感受村屯的新面貌、新气息,了解村屯建设背后的故事。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