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27年,先后5次获镇级“小学数学毕业会考指导奖”、7次被评为镇级“教育先进工作者”、2次被评为镇级“优秀校长”、2次获县级“小学生作文竞赛指导奖”、3次获县级“小学数学竞赛指导奖”、3次被评为县级“教育先进工作者”、2次被评为县级“优秀校长”……这就是乐业县同乐镇央林小学校长田景云用汗水换来的荣誉,他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但其身上展现出来的优秀道德品质却被群众口口相传。
以校为家
田景云常说,学校就是自己的家,学生就是自己的孩子。他是这样认为的,也是这样做的。
1994年,田景云调到央林小学任校长。上任之初,学校给他的最初印象是:木柴围着的6间危房里,挤着180多名天真无邪的学生,在用砖头、木板架成的课桌上课。学校活动场地坑坑洼洼,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沼泽遍布。学校没有安排住处,老师只能长期借住在学生家里,师生一年里至少有4个月要到5公里外的地方挑水喝。
面对着无教室、无桌椅、无住宿、无厕所、无活动场地、无围墙、无校门、无水喝的学校,他深感重任在肩。为了彻底改变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10多年来,他以校为家,几乎把所有的节假日都投入到了学校的建设之中。
田景云不计个人得失,反复向社会重教人士反映学校困难,争取各界帮助。为解决学校食堂和围墙所缺资金,他听说自治区侨办领导将到央林村了解群众脱贫情况,就主动与其联系,想方设法将其带到学校进行察看。当领导说他们对口帮扶的学校不是央林小学后,田景云仍不灰心,第二次、第三次继续苦苦相求,终于,他办学的执着之心感动了领导,自治区侨办相续为学校解决了5万多元现金及一批教学物资。
他还向有关部门积极争取资金,先后在学校建起了教学楼、综合楼、公厕和食堂,硬化了场地,绿化、美化、亮化了校园,购置了各类现代化教学设备。同时,主动将自家容量为90立方的水池无偿让给学校师生使用。
在学校建设中,田景云还发动群众、带领师生克服“等、靠、要”思想,发扬“建校胜建家”的精神,自己动手平整场地、挖基槽,打石砂、搬运建校材料、绿化校园。
看到如今已经成为全县村级示范学校的央林小学,回想当初上任时的情景,田景云笑了。
田景云对待学校建设不遗余力,对待贫困学生更是照顾有加。他自己本身工资不高,家里还有体弱多病的妻子,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但只要看到有困难的学生,他就一定要拉一把。他常说:“孩子是希望,是未来,我们不能让他们的未来在我们手里‘夭折’。”近10年来,他资助了近80名多贫困生,捐助资金达1万元。他还通过多方争取,让208名学生获得了社会帮扶,成就了他们的读书梦。
舍己救人
他在学校是个好教师,在群众口碑里更是一个尊老爱幼、舍己救人的热心人。
1997年,该县同乐镇央林村村级公路主体工程建设过程中,一颗石头将一位当地老人右脚下肢骨头打折。他得知后,立即组织人员将老人送往该县人民医院抢救,因老人失血过多必须输血,而医院又没有库存血液时,他不顾自己的虚弱身体,挺身而出,无偿献血。最终老人得救了,他却因身体虚弱病倒。
1999年假期,央林小学一名学前班男生因车祸右腿根部骨头被压碎,作为学校领导,他立即赶到医院看望。在医院里,孩子已奄奄一息,其家长泪流满面地告诉他:“医生说如果马上手术,尚有一线生机,但因失血过多,现在又找不到相应的血源……”他听后,立即找到主治医生问清孩子的血型,刚好与他的相符,他二话没说就主动要求献血,孩子手术出奇地顺利,最后成功获救。现在,这位获救孩子已成为一名高中学生。
勇于担当
多年的教师生涯,他向学生传授得最多的,是希望他们做一个有担当、敢作为的人,因为,自己就是榜样。
2009年末至2010年初,乐业县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作为大石山区,央林村成为了全县旱情最为严重的村之一。全村近2000人和300多名师生无水可喝。面对这样的严峻形势,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不顾自家的用水紧张,苦口婆心做好家人思想工作,将自家蓄水池里的60立方水无偿提供给当地群众和师生饮用。与此同时,他又主动组织当地群众四处寻找水源。当得知就近的大曹天坑底部可能存在水源时,他不顾生命危险,与年青群众一起进入600米深的底部察看,为该县县委、县政府作出在天坑底部取水的决策提供了重要信息。在取水过程中,他自觉组织当地群众、教师运送材料、平整场地,协助技术人员安装电线、水管。他还安排自己家属无偿送水、送饭,解除施工人员的后顾之忧。2010年4月6日,经过三天两夜的连续奋战,天坑底部的水终于抽上来了,为央林及周边群众、师生化解了一场用水危机。
田景云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默默无闻,兢兢业业,身上散发着中国优秀传统美德,深受当地群众及师生喜爱的光荣人民教师。(吴桂群、李炳岚、杨来)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平桂管理区:强化产业支撑,开创扶贫生态移民安居乐业新局面
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实施的一项重要的扶贫工程、民生工程。2014年自治区启动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以来,贺州市平桂管理区(以下简称管理区)党工委、管委严格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2014年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政办发〔2014〕9 【详细】
[大化县]让农民在城里安居乐业
今年,大化瑶族自治县达悟村的韦阿姨一家对未来的城市生活充满了期待,包括她在内的该村14户群众都有意向搬迁到县城区生态民族新城,并已交了定金。 【详细】
[乐业县]“对症下药”破解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难题
近年来,针对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高、文化品牌名气不高等问题,乐业县“对症下药”,努力破解难题,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详细】
乐业新化镇推进生态乡村建设侧记
阳春三月,走进乐业县新化镇连篆村连屯,一排排整齐洁白的房子,一条条平坦宽敞的道路,一条水净碧绿的河流,一座座叠宕起伏的山峦,衬在蓝天白云之下,让人有世外桃源之感,流连忘返。天蓝、水净、地绿、山青的美丽连屯吸引了周边的村民走访、参观 【详细】
乐业县旅游系列报道之宜居篇: 避暑度假的胜地
“乐业真是个避暑的好地方,每年的7、8月份,我们一家人都会来这里住上半个月。”近日,笔者在火卖生态村碰到来自广州的王先生,他告诉笔者。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