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是农民最大的合作经济组织,为农业、农民和农村服务是供销社的根本宗旨,参与新农村建设是党委、政府赋予供销社的神圣使命,也是供销社义不容辞的责任。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供销社必须进一步整合各种社会资源,通过“有为”争“有位”,提高供销社在党委、政府中的职能地位,树立供销社在农民中的新形象,才能实现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
整合四大意识 弘扬供销服务“三农”新思维
首先要整合大局意识。大局意识就是实施“三个互动”,即上下要互动、横向要互动、内部要互动。上下要互动:对一些中心工作、重点工作、阶段性工作,必须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横向要互动:供销社充分发挥有关涉农部门的各自优势,齐心协力、相互配合,共同做好组织工作。内部要互动:组织部门内部各处室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实现组织工作、干部工作、人才工作“三个轮子”一起转,各项工作和谐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解决这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不断开拓创新。有效整合资源,增强组织优势,用足“内力”,借助“外力”,是不断提高供销社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途径。一是强化服务意识。环境是生产力,服务是竞争力,要把强化“四个服务”意识放在重要位置,即更好地为“三农”服务,更好地为基层服务,更好地为合作经济组织服务,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以此来推动供销社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强化发展意识。针对一些干部职工、一些单位在工作中存在着 “吃租子、守摊子”,“等、靠、要”等不思进取的思想观念,要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精神,坚决克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小富即安”的思想,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工作激情,不断开创供销社各项工作的新局面。三是强化标杆意识。近年来供销社改革发展取得了新进展,为今后加快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但目前,经济总量不算大、质量不够高、结构不尽合理,县社、参股企业、合作企业发展不平衡,服务“三农”功能不强,体制不活,机制不顺等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
整合基层组织 谛建供销服务“三农”新载体
从一定意义上讲,供销合作社不是一个单纯的从事或组织商品流通的一个部门或一个企业,而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第一,制定基层组织体系发展规划,因地、因社制宜加强基层社的分类指导和新型基层组织建设,加快建设一批机制灵活、业态先进、功能完善的新型基层社。第二,加快推进基层社的改造与新建。加快推进原有基层社的建制调整,按照区域经济流向合理布局基层社;推进原有基层社的改革改制,建立新的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创新基层社的用人机制,积极吸纳社会资本和优秀人才进入基层社。第三,加强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中心)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结合“新网工程”网络终端建设,按照“一村一社”的总体目标要求,大力推进农村综合服务社和农资连锁店、日用品连锁便民店建设,为农民提供安全、便利消费。借鉴山东日照经验,采用“政府引导、供销社主办、各部门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在重点镇村建立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农民提供综合化、一站式服务。第四,继续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要求,发挥供销社的社有企业优势,为专业合作社提供加工、销售和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服务,扩大专业合作社产品的经营比重,开辟专业合作社产品进入供销合作社现代流通体系的“绿色通道”。第五,促进专业合作社的合作和联合。在条件成熟的县社,积极探索专业合作社按照不同行业进行联合,成立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提升市场竞争力。并加强与有关部门和组织的合作,依托县级联社组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协会)、农产品行业协会等,为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提供服务,扩大供销合作社的服务范围和社会影响力。
整合流通渠道 布局供销服务“三农”新网络
超市开到农村,不是基层社传统经营的恢复,必须在经营结构和模式上力求不断创新。利用原有经营设施开超市,有较多的局限性。因此,在总体布局上下功夫,用统一色彩和规格制订连锁门店的外部形象。采用引厂进店,引品牌进店和自营相结合,合理掌握两者之间的度。在商品结构上,注意农村消费特点和不同地区消费水平,利用重大节日和店庆之机,加大有节热节、无节造节的气氛,大搞促销活动。
一是扩大网络覆盖面。二是大力培育“新网工程”龙头企业。三是搞好“新网工程”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对接。利用“新网工程”的流通龙头企业和经营网络,组织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特别是“千社千品”富农工程的优质农产品,进超市、进网络、进市场,促进“双向流通”。
整合合作链条 推广供销服务“三农”新模式
首先,根据总社关于扩大开放办社,推进联合发展的办社精神,结合实际,积极推进和创新联合办社的方式,通过整合供销社的资源及传统优势产业,对有意向加入供销社系统的,涉及农产品精深加工、贸易、运输、仓储、物资回收以及高新技术等能与供销社产业融合、合作创新的产业,有选择地吸收进供销社系统,增强供销社企业的竞争力,壮大供销社系统为农服务、助农增收的实力。打造合作平台,扩大合作项目。其次是,依托供销合作社资源优势,与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门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筹建农信担保公司,为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经纪人和农村专业大户提供融资服务,拓展供销合作社的服务功能。同时,各县社根据本地农村金融改革实际,积极参与组建村镇银行;引导和支持基层社、综合服务社和专业合作社参与设立农村资金互助社,为广大农民提供金融服务。三是根据供销社自身实际,充分利用自身组织优势,整合县域为农服务资源,加强与有关部门和组织的合作,探索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提升供销社为农服务水平。四是根据各县农业生产实际和农民需要,积极发展农民购销专业合作社和消费合作社,尝试建立土地流转合作社、用水合作社、农机服务合作社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延伸、拓展供销社的服务领域。
(作者是柳州市供销合作联社主任)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容县兰花基地育兰500多万株 花农收入过万
广西容县采取措施,加强兰花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扩大兰花的种植规模,科学种植,做大兰花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近年来,容县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施工,集中办场,个体经营,独立核算,自负赢亏”的运营模式 【详细】
富川县大力开展农村党员电化教育促进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富川瑶族自治县本着“立足现有条件、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逐步发展”的原则,大力建设县级电教室、乡镇电教站、行政村电教点、自然村电教中心户的现代电化教育网络体系,在全县12个乡镇按照“两机一柜” 【详细】
苍梧县:妇女创业撑起半边天
苍梧县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村妇女创业致富。他们组织妇女学技术、增本领、找出路、闯市场,帮助她们建立了农村妇女创业合作组织,搭建起农村妇女创业致富的新平台,涌现了一批种植、养殖能手,使昔日围着锅台转的 【详细】
百色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屯工作纪实
从低矮的平房到“别墅式”农家庭院,从泥巴路到水泥路,从脏、乱、差到环境优雅……百色市自2006年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着力推进16个市级试点村屯和42个县级试点村屯工作。目前,各试点村屯群众安居乐业 【详细】
[灵山县]新农村建设纪实:荔乡田野的新乐章
记者走进灵山县丰塘镇,只见一条条通村水泥道路边满是绿树果林,一股股清澈的自来水流进千家万户,一户户农家小楼幽静雅致怡然自乐,处处展现和谐宜人新农村景象;各类村民自治制度建立健全,管理民主逐步推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