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短板:全面小康靠老乡
【会议内容】
“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强烈的短板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拉长农业这条“四化同步”的短腿、补齐农村这块全面小康的短板。
【专家解析】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十三五”期间要减少7000万贫困人口,而这些人口大多集中在农村。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把“补齐农村这块全面小康的短板”放在突出位置,可以说是对十八届五中全会相关部署的再次细化和强调。
事实上,目前我国已经将这7000万贫困人口逐一登记在册,未来政府将根据每个贫困家庭的具体情况“对症下药”,找出适合他们的脱贫对策。例如,对于劳动力短缺的,可以加大技能培训或医疗服务的力度;对于居住地自然环境恶劣,将增加其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实在不适宜生存的地区则可考虑通过生态移民来解决先天禀赋不足的问题;对于自身脱贫能力差的,政府就用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政策来兜底。
需要看到,农业现代化相对于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来讲还十分薄弱,补齐这一短板仅靠政策扶持并不够,还要重视农业自身的转型升级。对农村工作而言,坚持创新发展,就是要发挥农业在资源环境方面的独特功能;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把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相结合;坚持绿色发展,就要求我们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坚持开放发展,就需要充分利用国际市场,促使优质农产品“走出去”;坚持共享发展,就必须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农民。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
调结构:集中发力供给侧
【会议内容】
加快消化过大的农产品库存量,加快粮食加工转化;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减少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开展社会化服务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等农业供给的薄弱环节,增加市场紧缺农产品的生产。
【专家解析】
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着重强调了“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与不久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五大任务一脉相承。
在供给层面,农业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底线就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从数量上说,在经历了粮食产量的十二连增之后,我国已经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从质量上看,我国高端农产品的丰富程度显然还不能满足海内外消费者的需求。与此同时,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高度依赖这一特征,又决定了诸如农药残留、水源污染、土壤重金属超标等环境问题,都会影响我国农产品供给的质量甚至是食品安全。
尽管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食品安全也可以上升到社会问题的高度,但仅就经济层面而言,农产品低端就意味着在市场上“卖不上价儿”。如果农民为了收益而进一步追求产量、牺牲质量的话,结果自然是“谷贱伤农”。而当农业不赚钱时,资本自然就会流向回报更高的领域,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正是针对这些问题,本次会议才强调适度规模经营、减少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增加紧缺农产品生产,最终形成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的有效供给。可以预见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未来政府将通过加强农业教育、提高补贴水平、夯实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来切实加大“三农”领域的改革力度,在提高优质农产品供给上做文章,最终让农业变成一个真正赚钱的行业。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
增投入:社会资本更多登场
【会议内容】
要加大涉农资金的整合力度,发挥财政投入对结构性改革的引导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农村。
【专家解析】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这些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既能够直接为农业现代化、产业化提供必要的资金,也会提高农民自身发展的积极性,为农业发展提供更大的推动力。此外,本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到了要“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而引入社会资本将对此起到积极的作用,一方面,社会资本的引入有利于加快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这些都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的附加值,为农民创收提供保障;另一方面,社会资本的引入将提升农村网络基建,推动农村电商的发展,这将有效地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以物流成本为例,过多的中间销售环节直接提高了农产品出售的成本,而随着农村电商的发展,农产品销售的物流成本将会显著降低。
要更多地引入社会资本,政府还需在政策上提供一定的支持,包括适当的财政支持、税收优惠支持。而除了政策支持,还应该为社会资本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及资本进入渠道,利用资本市场实现联动发展。当然,在引入社会资本的过程中还需注意“有所为、有所不为”,避免高污染、高耗能模式的出现,这需要发挥政策、财政的引导作用,要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通过财政投入引导社会资本进入那些鼓励发展的部分,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完善,实现生态农业的良好发展。
——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经济贸易系教授何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