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3月18日 来源:广西日报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恭城粑粑(图片来自“油茶论坛”)

 

    恭城人爱喝油茶,由于喝油茶需要有相应的小吃,因此,恭城的“粑粑”也特别丰富。

  以糯米为原料做成的总称为糯米粑。用粽粑叶包糯米做成的有三角粽、大粽粑;加入猪肉、槟榔芋、板栗、花生、绿豆的,称为肉粽、芋粽、板栗粽、花生粽、绿豆粽;还有用黄茅草包的素粽叫黄茅粽。糯米磨浆做的有肉糕、芋糕、糖糕,过年吃的统称年糕。磨粉做的粑,里面加入猪肉、蔬菜为馅的叫“菜肚粑”,加油麻或花生拌糖的叫油麻糖肚粑、花生糖肚粑;搓成拇指大小的叫汤丸粑。如果是糯米粉拌入三月艾做的叫艾叶粑;还有一种不用水煮,而是以柚子叶为垫蒸熟的,叫柚叶粑;把饭团舂溶制成的叫糍粑和摁粑;船民用糯米与蒜苗打溶加肉做成的称为“船上粑”。

  以粳米做成的分别有水浸粑、萝卜粑、芋头粑、水糕粑、豆腐粑。其中水浸粑最为特殊,从选米、磨浆、煎煮、搓团、晾干等各道工序都要求精细,做成后可浸水保存半年之久,因此称为“水浸粑”。

  还有以红薯、木薯、高粱、玉米、粟米、大麦、荞麦等配以些许糯米做成的粑统称为杂粮粑。用面粉做成的馒头、包子等类也统称为面粉粑。以野生植物块茎做成的有土茯苓粑、野芋粑、蕉根粑,用树皮做的还有柏木粑等。

  恭城人过节都做粑粑,先是用于祭祀,然后才是生人享用。正月十五的元宵,也叫汤圆粑或“安心粑”,二月二的鸟仔粑,三月清明的艾叶粑,五月端午的大粽粑,“七月半”的妈仔粽和狗舌粑,八月十五的柚叶粑,“十月香”的大肚粑。十月以后,家家户户打糍粑。

  由恭城油茶而派生的恭城粑粑种类之多,丰富了恭城油茶的内涵,投射出恭城瑶乡独特饮食文化的丰富。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