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彬委员:创新培训机制 让农民工进得了城扎得下根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主要靠教育培训。全国政协委员、自治区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广西区委会主委李彬在调研中却发现,当前政府部门针对农民工的培训机制不尽合理,这是今年全国两会他要反映的主要问题。 【详细】
兴安:加快工业发展进程 新兴与传统产业“两手并重”
对于地处“湘桂走廊”要冲,湘江、漓江发源地的兴安县,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为此,兴安在抓传统产业升级的同时,重点抓好以太阳能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这也成为该县近年来致力于做强工业的一步“妙棋”。 【详细】
兴业:财政大幅投入民生
兴业县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不断调整和优化财政民生支出结构,建立健全财政民生投入长效机制,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就业保障、住房保障等薄弱环节,解决人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详细】
广西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打破“以药补药”惠及广大百姓
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广西启动了两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近三年来,全区119家试点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取得了“群众负担在降低、医院收入有增长、医保基金可承受、社会稳定有保障”的改革成效。 【详细】
第六届中国(玉林)中医药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邕举行
2月26日,第六届中国(玉林)中医药博览会组委会在南宁举行新闻发布会,向新闻媒体介绍第六届药博会的内容和特色。药博会组委会、自治区相关部门及院校、中国中药协会的相关领导和专家,以及内地和港澳地区31家新闻媒体记者参加了新闻发布会。 【详细】
容县:全面实行村卫生室“一元钱看病 村医聘用制”
一大早,记者来到灵山镇六肥村时看到,村医生黎月华正在给村民看病、配药.72岁的周惠芳因患高血压、风湿病、咳嗽来就诊。 【详细】
永福:开掘富硒“金矿” 特色农业蓄势转型升级
永福县日前再添金字招牌。 在湖北恩施举行的中国首次硒产品博览交易会上,永福富硒香米和罗汉果从256个送选产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中国名优硒产品”称号。而这一产品也成为当地特色农业增效增收的新亮点。 【详细】
阳朔:古民居旅游成热点 看山看水更看文化
春节旅游黄金周过后,阳朔依然是游客云集,和秀丽的山水风景一样,座落在高田镇的朗梓村古民居,成为了节后旅游热点,屋外寒风凛冽,屋内却是游客如织。 【详细】
灌阳:超级稻高产攻关区红花草长势喜人
灌阳县黄关镇联德村是该县超级稻高产攻关示范区,曾连续两年单产突破900公斤大关,其中,增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应归功于年年撒播红花草培肥。2月19号,记者在这里看到,今年虽然受近段时间雨雪天气影响,但红花草长势良好,绿油油的非常喜人。 【详细】
桂林确定今年农村工作目标:粮食总产量200万吨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
“三农”工作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26日,桂林确定了今年全市农村工作的目标任务:将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第一要务,通过农村土地这第一生产要素的深化改革,激发农民的生产力和创造力,确保全年粮食总产量200万吨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 【详细】
中央一号文件十一年聚焦三农: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1月19日电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 【详细】
百色首趟南菜北运果蔬专列抵京 质优价廉抢占北方农产品市场
日前,从百色开往北京的全国首趟“南菜北运”果蔬专列顺利抵达首都北京,很快,老区的绿色果蔬就以质优价廉的好口碑抢占了北方农产品市场。 【详细】
贵港:西江引擎助腾飞 产业聚集春满园
以珠江-西江经济带有望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契机,贵港市在沿江布局“蓝色经济带”,通过实施港口、园区、城市互动发展战略,园区经济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详细】
12月28日中国铁路新版图 广西即将加入高铁俱乐部
按照中国铁路总公司的统一部署,南宁铁路局将于本月28日零时起调整列车运行图。届时,广西将开通3对跨省动车组,9对区内开行动车组,正式成为全国高铁俱乐部的新成员。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