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8日电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金融租赁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对通过加快金融租赁行业发展,支持产业升级,拓宽“三农”、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做出科学规划和部署。
《指导意见》从八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措施。一是加快金融租赁行业发展,发挥其对促进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加快建设金融租赁行业发展长效机制,努力将其打造成为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有效工具。二是突出金融租赁特色,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引导各类社会资本进入金融租赁行业,突出融资和融物相结合的特色,实现专业化、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三是发挥产融协作优势,支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积极服务“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民生领域发展。四是提升金融租赁服务水平,加大对薄弱环节支持力度。支持设立面向“三农”、中小微企业的金融租赁公司,积极开展大型农机具金融租赁试点,允许租赁农机等设备的实际使用人按规定享受农机购置补贴。加大对科技型、创新型、创业型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五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行业发展基础。研究建立具有法律效力的租赁物登记制度,落实金融租赁税收政策,推动建设租赁物二手流通市场。六是完善配套政策体系,增强持续发展动力。允许符合条件的金融租赁公司上市和发行优先股、次级债,适度放开外债额度管理要求。运用外汇储备委托贷款等多种方式,加大对符合条件金融租赁公司的支持力度。建立形式多样的租赁产业基金。七是加强行业自律,优化行业发展环境。加强金融租赁行业自律组织建设。提升公众和企业认知度。支持金融租赁行业共同组建市场化的金融租赁登记流转平台,为各类市场主体自愿参与提供服务。八是完善监管体系,增强风险管理能力。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防止风险交叉传染。完善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
《指导意见》的发布实施,一是有利于充分发挥金融租赁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促进生产资料更新换代升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功能;二是有利于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和“三农”、中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发展;三是有利于扩大投资、拉动内需,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对建设金融租赁“新高地”,提升行业战略地位,加快行业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具有重大作用。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促进金融租赁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山东省县域金融创新试点扩面提质
“虹吸效应”曾一度是我省金融业的显著特征:城市聚集了丰富的金融资源,全省有约三分之二县(市)的存贷款、直接融资、保费收入等指标占全省的比重与其在全省经济总量中的地位不符,县域金融业一直存在整体规模不大、发展水平不高、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 【详细】
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确定:加快融资、金融租赁行业发展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8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快融资租赁和金融租赁行业发展的措施,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部署进一步清理和规范进出口环节收费,为企业发展减负;听取重点政策措施落实第三方评估汇报,狠抓政策落地助力经济发展;决定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 【详细】
湖北省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推进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之一,其覆盖程度和服务水平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中央一直高度重视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要求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切实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 【详细】
农行将全面推开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
记者周萃报道 农业银行日前表示,该行将落实国家的要求,全面推开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目前,该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已初见成效,截至今年3月末,20家试点行县域贷款余额2.35万亿元,较改革前增长124%,高于同期全行贷款增幅27.4个百分点。 【详细】
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建议
我国加快市场发展、实现工城一体化、建设经济市场的基础是县域经济,所以加强发展县域经济是当前的首要任务。但其发展需要资金扶持,地区财政金融支持无法满足县域经济的资金需求,金融支持与县域经济极易发生脱节。本文就其在有限资金条件下所出现的状况,探究有利于其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