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保:合作社带领农民奔“钱”途

“自从加入了常行养殖农民合作社,我们生活更有奔头了,今年养殖的黑猪市场价格都不错,孩子读大学学费有着落了。”德保县东凌镇东凌村村民黄邦勇说,“单靠一家的能力肯定不行,正是我们合作社有了规模,才在市场竞争中有了优势。”
 【详细

2016年10月11日 11:02德保 农民 扶贫 评论

临桂麒麟村:脱贫路上的喜与忧

临桂麒麟村:脱贫路上的喜与忧

 麒麟村是桂林市临桂镇16个村委中比较偏远的几个村委之一,也是临桂镇目前唯一的贫困村。根据扶贫进程,麒麟村要在今年完成脱贫摘帽的任务,这意味着村里的31户贫困户109人今年年底要实现脱贫。经过前几年的努力,麒麟村这个原来不通水泥路的村子已通了水泥路,3000亩的 【详细

2016年10月11日 10:26临桂 麒麟村 脱贫 评论

三江高基瑶族乡桐叶村30农户返乡抱团创业

千亩竹海碧波漾,万羽土鸡振翅翔。一湾碧水清见底,百名游客戏水忙。生态佳肴香四溢,宾客垂涎醉画廊……这是三江侗族自治县高基瑶族乡桐叶村农户返乡依托生态资源创业,抱团发展“种养+农家乐”乡村旅游业展现的田园画卷。 【详细

鹿寨扶持罗汉果种植 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近年来,我县拉沟乡引进金福思、柏林3号、龙脊1号和永福1号等罗汉果品种,按其生长特性对种植户进行培训,派技术指导员到田间地头“问诊把脉”,引导种植户科学种植,带领群众早日脱贫致富。 【详细

2016年09月26日 11:10罗汉果 评论

宁明:黑榄成为山民“摇钱树”

宁明:黑榄成为山民“摇钱树”

 金秋时节,风清气爽,桐棉镇、峙浪乡境内,不管是驱车行驶在过境沿边公路,还是信步行走于乡下村庄,随处都能闻到阵阵的橄榄飘香。一座座土丘山岭之上,种植了一棵棵上百年的黑榄树,不但其树身高大状如巨伞,更因其入秋泛黄的万千叶片间,缀满了串串黑油油的比拇指略 【详细

2016年09月23日 16:15宁明 黑榄 评论

南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涌动

 “看到家乡鼓励创业的政策这么好,年初我就从广州回来发展养牛,现在存栏有30多头。”9月19日,南丹县芒场镇么岩村黄牛养殖户何与高说道。走进何与高的养牛场,宽敞的双列式牛舍排列整齐,一头头头膘肥体壮的黄牛正在悠闲地吃着草料。
 【详细

2016年09月23日 11:51南丹 大众创业 评论

三江高基瑶族乡弓江村村民自力更生摘穷帽侧记

自全市打响精准脱贫攻坚战以来,三江侗族自治县创新举措、主动作为,使侗乡贫困山村面貌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从本期起,本版推出“精准脱贫乡村行”专栏,以图文形式深入报道侗乡扶贫一线的工作,聚焦各乡镇、各部门精准扶贫的好经验、好做法,持续关注贫困村民生改善和“ 【详细

2016年09月20日 10:18三江 高基瑶族乡 弓江村 评论

三江丹洲镇红路村发展种养业助农脱贫记

“今年我家种了2亩紫薇 、2亩茶树,收入不错,明年打算再种植2亩罗汉果,同时入股‘牛柚生态种养园’合作社,争取早日脱掉贫困帽。”近日,三江侗族自治县丹洲镇红路村水平屯村民李前三告诉笔者。红路村辖6个自然屯,有459户1914人,贫困户47户 、贫困人口162人,被县里 【详细

2016年09月20日 10:17三江 丹洲镇 红路村 脱贫 评论

罗城:蚕虫吐“白银” 蚕农笑开怀

罗城:蚕虫吐“白银” 蚕农笑开怀

 9月17日,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兼爱乡振新村,一位蚕农观察蚕虫吐丝结茧,喜笑颜开。 近年来,借助“东桑西移”产业转移的契机,罗城因地制宜,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种植经营模式引导和鼓励农民大力发展桑蚕产业,目前,全县桑蚕生产规模已遍及全县11个乡镇89个村3万 【详细

2016年09月19日 16:16罗城 蚕虫 评论

合作社“能人”引领群众致富

“十二五”以来,“农村能人”“土专家”逐渐成为合作社的核心带头人,他们决定着广大村民的“前途”,各种农村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协会正逐渐成为引领村民参与市场竞争、调整种养殖结构、帮助村民实现稳定脱贫的重要途径。这些农村“能人”犹如磁铁般,将越来越多的农民兄弟 【详细

2016年09月19日 11:57合作社 致富 评论

田东县思林镇免费发放2.9万株芒果苗

9月6日,田东县思林镇将第二批“致富苗”——2.9万株免费芒果苗分发到内油村、思林村、坛乐村的芒果种植户手中。
 【详细

2016年09月09日 10:14田东县 思林镇 评论

西林县马蚌镇那扛村:发展乡村旅游搭上致富“快车”

日前,笔者走进西林县马蚌镇那扛村坝桑屯,只见这里湖光山色,分外美丽。万峰湖上的养鱼网箱星罗棋布,湖岸边建有一个个水泥钓台供游客休闲垂钓,停车场里停满了来自云南、贵州、南宁等垂钓爱好者的车辆。
 【详细

2016年09月09日 10:07西林县 马蚌镇 那扛村 评论

大新县各乡镇开展“短平快”产业扶贫活动

大新县各乡镇开展“短平快”产业扶贫活动

9月8日上午,大新县龙门乡组织工作人员在乡政府大院给119户贫困户免费发放鸡苗,此次共发放鸡苗6580羽,受益贫困户476人。连日来,该县各乡镇通过发放扶贫鸡苗、猪苗、鸭苗等“短平快”产业,加快贫困户脱贫步伐 【详细

2016年09月09日 09:15大新县 产业扶贫 评论

大化种植辣椒助农增收

大化种植辣椒助农增收

9月3日,大化瑶族自治县共和乡颁桃村成锋家庭农场的47个辣椒种植大棚基地里,农民正忙着移植辣椒苗,预计12月份有收成,亩产可达2000——3000斤。该家庭农场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订单种植,按市场价收购,最低收购价为1.5元每斤,农民亩收入可达5000元左右 【详细

2016年09月09日 09:11大化 辣椒 评论

平桂大平瑶族乡:腐竹加工富农

平桂大平瑶族乡:腐竹加工富农

8月30日,新建成的大平瑶族乡纯浮腐竹加工厂工人在包装晾晒烹制成的腐竹。近年来,该乡为保持发展腐竹加工的传统优势产业,采用科学配方与传统工艺相结合,烹制成生态环保的腐竹加工。目前,全乡有腐竹加工企业超过20家,安排250多名农村贫困人员就业,年生产腐竹近100 【详细

2016年09月07日 17:57平桂 大平瑶族乡 腐竹 评论

罗城:做强柑桔产业 助推精准扶贫

8月28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召开柑桔协会成立会,来自11个乡镇的柑桔大户、种植能手共计70多人参加了会议。协会负责人、理事会均由全体会员选举产生,邀请科技局领导和技术人员作协会顾问,并特请河池农校柑桔专家现场授课。
 【详细

2016年09月07日 17:55罗城 柑桔产业 精准扶贫 评论

防城区峒中镇: 牛大力产业成为实现脱贫的重要途径

防城区峒中镇: 牛大力产业成为实现脱贫的重要途径

2015年防城港市防城区峒中镇成功引进永利达种养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牛大力产业,取得良好成效,成为当地农业增收的新渠道,近日,永利达合作社又与峒中镇100名贫困户签订了帮扶协议,通过发展牛大力产业带动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牛大力产业已然成为峒中镇实现脱贫的重要途 【详细

武宣农民走“蛇道”

说起蛇,很多人情不自禁毛骨悚然。但就是这个冷血动物,却让武宣县东乡镇洛桥村的村民找到了一条发家致富的好路子 【详细

2016年08月05日 10:42武宣 农民 蛇道 评论

岑溪香蜜顺梨“香”飘区内外

“第一次购买30件回去,职工们都叹够香的蜜,市场上没有卖。第二次又花去10500元,购买210件回公司,专门发给每个员工1件,让员工回家慰劳家庭人员。”7月31日,广东顺德金纺集团公司谢老板在广西岑溪市筋竹镇筋竹社区月六寨千百顺果业香蜜顺梨基地如是说。这是岑溪香蜜 【详细

2016年08月02日 11:09岑溪 香蜜 顺梨 评论

大化成立七百弄鸡养殖协会

7月29日,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乡大化七百弄鸡养殖协会挂牌并召开协会第一次会员大会,标志着大化七百弄鸡产业化发展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详细

2016年08月02日 11:07大化 七百弄 鸡养殖协会 评论

“大新县委书记帮咱上微信卖石斛苗!”

“县委书记帮咱上微信卖石斛苗,今年我妻子的治病费终于有了部分钱!”7月20日,家住广西大新县雷平镇后益村叫里屯村民覃伟笑着对记者说。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当天,覃伟又陆续卖出15盆石斛苗,收入1000多元。 【详细

2016年07月28日 11:01大新 县委书记 微信 石斛苗 评论

生姜种植助贫困户脱掉“贫困帽”

发展特色产业,是贫困地区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是贫困户增收脱贫的有效途径。今年以来,防城区扶隆镇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让扶贫与发展齐头并进,做到企业增效、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农户增收、贫困户脱贫的目的。生姜种植就是该镇走出的一条产业扶贫的成功之路。 【详细

2016年07月25日 16:51生姜 贫困户 贫困帽 评论

融水助推产业脱贫“抓短期、扶中期、谋长期”见闻

20日,在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小荣村,融荣水产品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贺晓华正与职工在禾花鲤繁育池选捞鱼苗。按县水产畜牧部门要求,当天他们将安排1万尾鱼苗送到汪洞乡产儒村,供给当地67户农户养殖。按协议,其基地今年将提供240万尾禾花鲤鱼苗给全县1万多户3.6万人 【详细

2016年07月21日 10:36融水 产业脱贫 评论

融安东起乡:山葡萄变成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近日,东起乡在长丰村古力屯召开山野葡萄病虫害防治现场会,县水果办主任秦强农艺师为种植户详细的介绍了山野葡萄的管护技术,从冬季的清园、春天的施肥,到病虫害防治,重点讲解了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技术,要求大家对葡萄霜霉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重点要放在防上。
 【详细

2016年07月19日 17:27融安 东起乡 山葡萄 扶贫 评论

武鸣区府城镇哈密瓜产业助农民脱贫

  “今年我种的哈密瓜丰收了,现在市场卖价很好,真的非常感谢你们。”近日,府城镇四明村的贫困户李俭福和黄瑞英一边在田间采摘哈密瓜,一边高兴地对前来帮忙的镇、村干部说道。

 【详细

2016年07月19日 17:13武鸣区 府城镇 哈密瓜 脱贫 评论
页次:10/25 每页25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栏目热点re dian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