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2月20日 来源:韶关日报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核心提示

  据了解,我国目前城镇化水平刚刚超过50%,城镇常住人口超过7亿,农村人口已经是6.6亿左右,中国已经是城市化的国家,但是城镇化的质量并不高。

  并且,全国各地城镇化水平不一,东部沿海省份由于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化水平普遍较高,有些县市实际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80%。

  综合消息近期无论是中央层面还是地方两会传递出的消息,新型城镇化都成为热议话题。而日前在第三届中国县域经济发展高层论坛上,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一起,交流探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目标与路径,也表明地方政府对城镇化极为重视,新型城镇化是趋势,也是需求。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个关键问题。事实上,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农业现代化是不可忽视的力量。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转让,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使土地向家庭农场、农业公司、农业合作社集中,搞规模化经营,搞现代化大农业,可以把高素质的劳动力留在农村,这也是我们可以向欧美农业高水平现代化的国家学习并靠拢的经验。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提出,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机制,其中土地制度改革就是关键一步。文件强调,要鼓励农村土地加快向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流转;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继续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

  个案聚焦一

  江苏省太仓市2012年人均突破3.2万美元。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城市化的进程,真正在城镇生活工作的人已经超过了80%。

  该市市长王剑峰介绍其城镇化经验时认为,工业化是基础,工业发展带来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该市抓住乡镇工业的发展,全市去年工业总产值超过2500亿元,市场主体50000多家,其中工业企业110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00家,吸纳了大部分农产转移的劳动力。

  个案聚焦二

  湖南省华容县某村有800亩水田,由村党支部书记一人转包。他购置全套农业机械,提前半个月插秧,亩产提高5%。全村劳动力则去城市打工,人均年收入30000元,加上土地转包收入,一家两口年收入可以达到70000元,进入中等收入水平。

  这说明,把“农业劳动率转移有出路,社会资金富余,市场农产品需求旺盛,农业机械和农用物资的供给能力可满足农业现代化需求”四个条件结合起来,可以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从而推动城市化。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