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一辆满载10吨小番茄的大货车从百色市右江区永乐乡的华润希望小镇驶出,发往广东深圳超市。这段时间正是小番茄逐步成熟的季节,村民在田地里忙碌着。
华润希望小镇是百色市首个土地流转示范基地,2008年由西乐村、北乐村等4个村屯重组而成。右江区永乐乡乡长李波介绍说,自2010年8月开始实施土地流转项目以来,小镇周边至今已经完成5500亩的土地流转,镇里建成全新的宜居社区,周边的现代农业得到长足发展,社区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小镇建立前当地居民年人均收入仅有4937元,2011年实现年人均收入8233元,2012年据测算已经超万元了。
李波说,实现土地流转以后,社区居民不仅可以获得不菲的土地租金收益,还能就地成为农业工人,获得务工收入;租地的企业虽然付出了一些租金成本,但是通过种植小番茄等高附加值经济作物,大大提高了产值;利用华润集团终端销售网络的优势,实现农超对接,又可以省下大量中间环节的费用;集约化经营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避免市场波动的风险。因此,土地流转是农户和企业双赢的结局。
正在地里采摘小番茄的黄美莲家住华润希望小镇附近的那平村,她告诉记者,那平村人多地少,户均只有土地1亩多,今年她签约把土地流转了出去,每亩可以得到1500元的租金,这块地要是自己种,一年到头的收益还没有租金多。土地流转后,她自己也得到了农庄的一份工作,每月有1500元左右的工资,生活比过去好多了。
华润希望小镇土地流转的试点成功,令右江区区委、区政府备受鼓舞。十八大报告提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更加坚定了右江区扩大土地流转范围、加大促农增收力度的信心。
右江区目前已经出台了新的规划,利用三年时间在永乐乡、汪甸瑶族乡、龙川镇等乡镇实施土地流转5万亩,进一步推广土地流转生产经营模式,实现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从而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
记者看到,在右江区汪甸瑶族乡塘兴村324国道沿线,许多田埂交错、参差不平的小地块已经被整成了大片的平地,开春后就将进行机械化、集约化种植。汪甸瑶族乡乡长盘剑锋介绍,汪甸瑶族乡土地流转项目第一期规划在塘兴村实施,经过乡镇干部对土地流转政策的宣讲,又看到华润希望小镇的示范作用,塘兴村的村民们积极响应,仅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近1500亩水田的土地流转签约工作,不少村民还主动提出,希望把一些边角地块也一起流转出去。村民们都希望借着十八大的春风,通过土地流转的机遇,全面迈进小康社会。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平桂管理区:强化产业支撑,开创扶贫生态移民安居乐业新局面
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实施的一项重要的扶贫工程、民生工程。2014年自治区启动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以来,贺州市平桂管理区(以下简称管理区)党工委、管委严格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2014年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政办发〔2014〕9 【详细】
广西已经有87家企业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
4月27日,记者获悉,全区工商部门首次对企业信息情况进行抽查的结果已公布。目前已有87户企业因违反《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有关规定,被依法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自治区工商局提醒,6月30日,2014年度年报工作将结束,到期未进行年报的企业或将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 【详细】
贵港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观察:五光十色新农业
满眼亦红亦绿的辣椒、绿色剔透茶香四溢的茶叶、银光闪烁的人工饲养蛇……放眼钦州大地,这片热土上新兴的农业发展正在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这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合作社、种植大 【详细】
梧州春菜生产有规模 销售仍“腿短”
嫩绿的叶菜、紫色的茄子、鲜红的西红柿、翠绿的黄瓜,时令蔬菜的色彩格外丰富,而其市场价格波动亦同样令人眼花缭乱。近日,记者走访苍梧县、万秀区、龙圩区的部分蔬菜生产基地了解到,目前春菜销售面临本地市场饱和、大宗批发价格偏低、产销不畅的困境。各基地负责人均 【详细】
右江区汪甸瑶族乡:生态乡村“三化”工程成效明显
村民房屋外立面粉刷一新,房前屋后没有了生活垃圾,村道干净整洁……近日,记者走进右江区汪甸瑶族乡长平村百寨屯时,不禁为其优美的村容村貌感到振奋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