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清洁卫生,就应该像龙江人这样自觉!”到过大化瑶族自治县都阳镇满江村龙江屯的人都这样夸赞。
龙江屯共有95户近500人口,过去由于村民卫生意识差,屯内家禽到处跑,垃圾随处见,脏乱差问题严重;不少村民还把垃圾倒进龙江河,造成江岸垃圾堆积,水体受到污染,群众无法饮用河水,更不敢下河游泳。
2010年5月,屯里召开村民大会,制定卫生公约,推行卫生长效管理制度。随后,组织村民集体开展大扫除,清除全村的卫生死角,对散布在龙江里的垃圾进行彻底清理,解决水体污染的问题。同时筹资3万多元,在村庄旁修建垃圾池,并修筑通往垃圾池的道路;按照房屋分布情况,设置14个垃圾收集点,购置垃圾周转桶和垃圾手推车等工具;全屯每户每月集资10元,将垃圾收集任务有偿承包给群众推选的保洁员。“每家每月少买一点肉,就可换来干净的环境,何乐而不为?”对于屯里的做法,各家各户都非常赞成。
从此,每天清晨,保洁员都及时清理搬运和分类处理垃圾,回收易拉罐、塑料瓶等可再利用资源,无用垃圾定期焚烧处理,死鸡死鸭等则通过填埋处理。
按照卫生公约,龙江屯实行门前“三包”,球场等公共场所由周边住户轮流保洁,大家都自觉履行,实现了清洁常态化。保洁员韦启达说,各家各户每天傍晚都自觉清扫自己的房前屋后,对垃圾进行袋装,并放到垃圾桶里。“村民们对清洁工作都很支持。我个子小,有时垃圾车装得太多,拉着吃力,路过的人都会主动帮忙推一把。”对于韦启达的感念,村民们总会说:“卫生搞好了,我们心里也感到舒畅!”
为了把生态环境搞得更好,促进生态经济发展增加收入,龙江屯还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改变过去以种植玉米、水稻为主的农业发展模式,把林业作为支柱产业,坚持每年在村庄周围的山坡上增补种植林木,全屯已发展林木种植2000多亩。在此同时,注重保护龙江,保护水源,严禁砍伐龙江边的竹木,并补种任豆树等树种。
如今的龙江屯,山青树绿,路净地洁,清幽幽的龙江河水在郁郁葱葱的树荫下潺潺流淌,宛如世外桃源。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大化县:整合资源 集中力量 强力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建设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以及自治区、市发改、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县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产城结合、打造首府生态民族卫星城”的工作思路,将易地扶贫搬迁、城镇化建设、石漠化综合治理及产业开发4 项工作结合起来,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实施“大化 【详细】
[大化县]精准施策 确保县域经济社会提质发展
4月24日,大化瑶族自治县召开第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会议全面分析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科学判断当前全县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部署下一阶段全县经济工作。县委书记韦朝永要求,提神提气,攻坚克难,狠抓落实,确保实现好今年各项工作目标 【详细】
[大化县]让农民在城里安居乐业
今年,大化瑶族自治县达悟村的韦阿姨一家对未来的城市生活充满了期待,包括她在内的该村14户群众都有意向搬迁到县城区生态民族新城,并已交了定金。 【详细】
黑龙江省: 壮大县域经济亟待实现五大突破
近期我省经济发展遇到困难,除产业结构不合理、体制机制改革不到位等因素之外,县域经济发展滞后也是重要原因。尽管目前我省县域经济已占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但与其它县域经济发达省份相比,的确还存在明显差距。我省唯有正视差距、找到成因、明确对策,才能切实加快县 【详细】
[大化县]产业扶持覆盖35个贫困村 贫困户至少有1项增收项目
大化瑶族自治县推进多元化扶贫模式,在精准扶贫、易地搬迁、产业发展、农民工服务和土地流转等5个方面下功夫,打出扶贫攻坚组合拳。2014年至今年一季度,产业发展扶持覆盖35个贫困村,全县贫困人口减少超过两万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