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生态环境,一直是凌云县一张靓丽的“名片”。为了呵护和完善这张“名片”,近年来,该县围绕“生态立县”发展战略,着力构建以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为主的生态经济体系,走上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崛起的科学协调发展之路。
生态农业成效初显。该县大力实施“两茶两叶一林”(即茶叶、油茶,桑叶、烟叶和林下经济)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工程,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围绕建设“全国有机茶生产示范基地县”目标,加大有机茶园创建力度,实施茶叶清洁化、标准化生产;加大油茶低产改造和优质良种苗推广力度,打造10万亩高产油茶林基地,做强做优油茶产业,全县19万亩油茶林年产干茶籽4000多吨,实现产值2000多万元;不断巩固和壮大种桑养蚕规模,推广优质品种,加快桑园低产改造,狠抓“万元”桑蚕示范点建设,全县现有桑园面积6.3万亩,截至8月底,全县鲜茧产量23048担,产值4609.6万元;着力打造烤烟生产示范基地,不断扩大烤烟种植面积,进一步提高烟叶的产量和质量,今年完成烤烟种植面积7577亩,截至9月上旬,已收购烟叶10766.22担,实现产值1210.32万元;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截至8月底已建成集中养鸡示范小区3个,出栏肉鸡289.14万羽,同比增长14.6%。
生态工业正在崛起。该县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以工业集中区为龙头,以主导产业为支撑,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迅速扩充工业经济总量。按照“守住青山绿水,依托特色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壮大产业基地——培植核心企业——延伸产业链条”的工业发展思路,全力构建生态工业发展体系。积极推进茶叶、油茶、蚕桑、木材等产业的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金山油茶科技园、羽腾制丝有限公司、长安木业有限公司等一批技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促进了全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以伶站、镇洪两个工业集中区为龙头,积极引进和大力培育龙头企业,逐步形成了水、电、冶金、建材、制药、农林产品加工等山区特色的工业发展格局;鼓励企业推行循环经济制度,对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表现突出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今年上半年,该县实现工业总产值7.8亿元,同比增长32.09%。
生态旅游渐入佳境。近年来,该县以创建“广西优秀旅游县”为目标,不断加大生态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力度,加强景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重点打造一批设施全、品位高、富有文化特色的景区景点,茶山金字塔、泗城文庙、纳灵河谷等景区先后被评为国家4A和3A级景区,结束了没有A级景区的历史。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泗城陇堆、金保,朝里那巴、加尤央里坡脚等乡村农家乐旅游点相继建成运营,乡村旅游迈出了新步伐。依托古府文化和佛文化,整合生态和长寿资源,建成了云台山道教文化、水源洞佛文化、文庙等人文旅游景区,把凌云打造成为了“养生天堂,醉美凌云”旅游休闲度假胜地。积极参加自治区、市旅游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的各种旅交会、旅博会等宣传推介活动,制作全县旅游指南、折页、光盘并在南宁、百色等重点客源城市的宾馆酒店摆放。在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强旅游宣传推介的同时不断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截至今年8月底,全县接待游客61.8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92亿元。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凌云县]1~4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逾三成
今年以来,凌云县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力以赴做好项目推进工作,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快速增长。据统计,1~4月,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2亿元,同比增长36.8% 【详细】
凌云县:实施扶贫生态移民 加强“造血”扶贫
凌云县地处广西西北部,县域面积2053平方公里,是国定扶贫开发重点县、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之一。全县辖4镇4乡,105个行政村和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013年末总人口22.05万人,居住着汉、壮、瑶三个主体民族,其中农业人口19.25万人,属于贫困人口11.66万人,占总人口的53. 【详细】
[凌云县]探索人工规模种植葛根
4月8日,在凌云县加尤镇央里村葛根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忙碌移栽葛根苗。“在农业部门技术人员的精心指导下,葛根苗的长势很好,我们趁着好天气加快栽苗,希望来年有个好收成。”一位葛根种植户说。 【详细】
[凌云县]力争年内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6000元以上
“全年全县实现农业生产总值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6000元以上增长15%,减少贫困人口15%以上……”。这是凌云县2015年农业农村工作提出的奋斗目标。为实现以上发展目标,该县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深化农村改革为主题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农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