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进村,灵山县那隆镇六安村就开始和过去不太一样:村口修新路、学校拔地起、后生不打架、人人忙生产。80多岁的“老寿星”梁为业乐得合不拢嘴:“想不到,我们边远山区还有政府惦记!”
今年以来,灵山县509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扎根基层,积极活跃在荔乡田间地头,奔走于村村屯屯,察民情、体民意、解民忧,为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才华,在广袤的田野上谱写一曲曲动人新歌。
上下联动解民忧
“人饮工程解决了,小学教学楼建好了,三面光水利修通了……”陆屋镇广江村村民们扳起手指头,如数家珍地谈起村上的变化,“多亏新农村指导员的努力和党委政府的关心,我们一直解决不了的难题都迎刃而解!”
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灵山县继续选派493名指导员与市直驻灵山的16名指导员一起进驻全县各村。在驻村工作中,广大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扎身于农村,发动群众起来建设家园,同时争取部门、单位的项目和资金支持,为驻村争取到生产、生活上急需的资金、技术、物资等支持,以实际行动排民忧、解民难。
6月3日早晨,前进村筠竹塘自然村的村民们早早出现在村口,准备参加水泥道路开工仪式。村里终于要修通水泥路,这让村民们兴奋得一夜没睡好:“这条路一到下雨天也是‘水泥路’,我们看着好烦心,这下终于能走上真正的水泥路啦!” 灵城镇党委书记陈建军说,由于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熟悉有关部门和办事流程,在他们的协助下,全镇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明显加快,“行路难、看病难等问题得到切实解决,群众都非常高兴。”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基础设施落后是重要原因。为此,该县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突出搞好道路、水利、教育、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该县行政村通公路率达100%,其中硬化率达63%,硬底化公路惠及80万群众,并计划筹资1.56亿元实施76个建制村公路项目。
为使全县上下形成支持新农村建设、支持驻村指导员工作的共识,灵山县建立健全了县、镇、村分级负责的工作机制,形成了一级督促一级落实的局面。同时,进一步整合部门资源,建立检查汇报制度,敦促部门大力支持指导员工作。该县还开展机关企事业单位与百村万户“结对共建”活动,105个机关企事业单位与100个村近万户群众结成对子。武利镇指导员通过联系供销、水果部门,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免费为签订订单的蕉农提供“巴西”、“威廉斯”等优质香蕉组培苗30万多株,超过550户农户受益。
干群互动促发展
在新圩镇漂塘村,绵延到天边的稻田里不时可见几方池塘,田田莲叶迎风轻舞。姚承新站在自家2亩大的荷塘边,笑得满足:“我原先只懂得种稻,指导员和村干部一次次上我家做工作,还免费提供种苗和技术。现在莲藕销路不错,我可算明白指导员的苦心了!”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全力推广下,漂塘村莲藕项目已发展到180亩。
在新农村建设推进过程中,各单位报送的项目经县基层办归类汇总形成新农村建设实施项目台账,指导员根据驻村的实际情况,采取“双向互动”模式,由群众“点菜”,职能部门“上菜”,指导员与村“两委”一道组织党员群众实施项目。目前,全县已有200多个项目正在实施中,另一批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各驻村指导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帮助驻村规划、引进发展项目,调整产业结构,积极争取支农资金,大力培育优势产品,建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着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该县各“荔枝村”的驻村指导员们积极联系市、县农业、水果部门深入村屯、果园指导群众科学管护,共举办保花保果等培训班180多期,分发保花保果技术资料8万多份。据水果部门预测,今年该县荔枝总产量可达11.3万吨,比上年增长145.6%。
在灵城镇三海村,一批荔枝果苗刚打完包即将发往海南,辛苦了半天的乡亲们坐在树荫下,七嘴八舌地聊起天来:
“听了指导员邀请专家讲的果苗嫁接培训课,才知道除了斧头式、削皮式,还有多枝嫁接法,真是大开眼界。”
“如果指导员和专家介绍的油桃果苗试种成功,我们就能进一步拓展长江流域市场。”
“你说,指导员组织的经纪人队伍今天能联系到多少生意?”……
2月底至5月初,三海村共外销果苗120多万株,收入170多万元。
今年以来,在指导员的努力下,全县共组织各级农技专家、技术人员等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能培训760场次,培训农民7.5万人次,帮助解决各类影响生产发展难题518个。该县首季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112元,同比增长11.8%。
乡风文明竞风流
今年5月,那隆镇六安、大坪两村群众发生斗殴事件,市县镇三级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队都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召集两村干部和族头进行摸底,发现是返乡农民工为争当“老大”引起的纠纷。抓住了矛盾关键,指导员们和相关部门人员一起深入到群众当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让双方化解了矛盾。今年以来,该县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共调解群众纠纷812件,为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作出突出贡献。
为帮助返乡农民工解决创业所面临的资金短缺、融资难问题,新农村指导员还积极将下情上传。在他们的呼吁下,农业银行灵山县支行决定今年拿出5000万元作为惠农小额贷款,向自主创业的返乡农民工发放1至3万元不等的小额贷款。
在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驻村指导员深知,仅仅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是不够的,还要引导大家争当讲文明、讲科学的新型农民。为此,他们积极引导各村建起文化室、篮球场、图书室等公共基础设施,还组建村治安巡逻队,并把“城乡清洁工程”引入村屯,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全县至今新建设文化娱乐室、图书室60多个,已发动沼气池建设800多座,建立垃圾处理池33处,改厨改厕1200多个。
干部下农村,群众有盼头。指导员们努力争当“方针政策宣传员、经济发展服务员、社情民意调研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基层组织建设督导员”,把新技术、新项目带进农户,把新思想、新观念带给农民。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带来的点滴变化,悄悄激发群众改变面貌的积极性,越来越多的村民自觉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商乃定是三多村上双社区活动中心的义务管理员,活动中心里2000多册书籍、10余种报刊、数十副棋牌让他打理得井井有条。为啥要做这种吃力不赚钱的工作?记者问道。他一拍胸口:“指导员到村里来,带领大家搞生产、搞建设,也没有要我们一分钱!每个人都为村里出点力,将来,我们的家一定更美。”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田阳县:科学规划 统筹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建设
田阳县位于广西西部、右江河谷中部,是区定贫困县,于2012年列入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总面积2394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152个行政村,总人口35万,其中农业人口29 万,2014 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22581 户共75806人。 【详细】
大化县:整合资源 集中力量 强力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建设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以及自治区、市发改、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县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产城结合、打造首府生态民族卫星城”的工作思路,将易地扶贫搬迁、城镇化建设、石漠化综合治理及产业开发4 项工作结合起来,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实施“大化 【详细】
都安县:从有土安置向无土安置跨越 以扶贫生态移民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都安瑶族自治县地处桂中偏西,总面积4095平方公里,其中石山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89%,辖19 个乡镇248个村民(社区)委员会,总人口70 万人,其中贫困人口20万人,贫困人口大多零散居住于境内7000多个大小“弄场”里。20 世纪60 年代,迫于恶劣的自然条件,为生存计谋,都 【详细】
[天等县]优化产业结构 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建设
今年以来,天等县强化政策引导,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同时,以农业安全增效、农村和谐发展、农民快速增收为目标,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建设 【详细】
忻城县实施“绿化美化花化”生态建设扫描
近年来,忻城县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契机,加大全县“绿化、美化、花化”生态建设力度,采取见缝插绿、破墙透绿措施,全力打造青山碧水新忻城,去年顺利通过自治区国家园林城市验收。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