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电视、网络、手机……在信息网络已经十分发达的当今社会,农民工找工作,信息传播的途径仍很单一——人与人口头传播。
是招工信息太少,使得他们不得不通过“老乡”打听内幕消息吗?非也,有的招工信息就贴在村里,但没有老乡的“游说”,他们还是不敢贸然行事。
没有老乡的介绍,就真的找不到工作吗?非也,实际上,也有不少农民工没有“老乡”照应,凭借自己的实力,找到了工作。
既然“老乡”在找工作中并不担任必不可少的角色,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农民工对“老乡”心存依赖?究其原因,主要还是“信任”二字。传统的找工经历,让农民工觉得,“老乡”提供的情况更可信,“老乡”介绍的工作更有保障。农民工的这一心理,是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一些企业的招聘工作没有做到家,大多只是单纯发布信息,而没有做到让农民工放心、信任?
组织农民工实地考察工厂,让用人单位与农民工面对面,这些招工形式的出现及其取得的良好效果,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这说明,只要企业在用人时能做到与农民工坦诚相见,而不是仅凭一张招聘信息让人“雾里看花”,农民工还是愿意信任,并且能够信任用人单位的。
其实,提供信息只是招工的第一步,只有待遇、薪酬、工作环境等都公开化、透明化,且不论“老乡”介绍与否,用人单位对有能力的农民工都做到一视同仁,做好信息发布之后一系列的服务工作,则“老乡”也就“功成身退”了,又或者说,到了那时,不管用人单位抑或劳动部门,都可以是农民工的“老乡”。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梧州市拓宽信息渠道探索农民工就业新模式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得许多在广东打工的梧州农民工不得不返乡另谋生计,再就业成为摆在他们面前最迫切的事情。 然而,通过采访了解,由于获悉招工信息渠道的单一,很多农民工找工喜欢“扎堆”,普遍觉得老 【详细】
[巴马县]“四扶持”助返乡农民工就业
2月14日,在巴马瑶族自治县举办的返乡农民工转移就业服务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从东莞返乡的农民工黄建收到了一份大礼:他和县内的一家矿山企业签订了劳动协议。据悉,当天共有21家企业进场招聘,提供1500多个岗位 【详细】
女农民工现状观察
“保育员2人,要求已婚,有子女,高中毕业,35岁以下,有保育员上岗证者优先。”“营业员4人,女,20—26岁,中专以上学历,五官端正,待遇800元。”……每天,南宁市劳动力市场职介大厅外总是人头攒动。有的人仰 【详细】
[桂平市]农信社放贷5380万元助返乡农民工创业
桂平市农信社看准了返乡农民工掌握技术拥有资本的创业潜力,有针对性地为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提供金融服务。去年10月至今短短4个月,该信用社向返乡农民工发放各类创业就业贷款5380万元。 桂平市农信社组织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