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02日 来源: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作者:李湘萍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左江花山岩画、兴安灵渠、海上丝绸之路·北海史迹、三江侗族村寨——

  广西申遗四项目,前路何为

  

久负盛名却未获青睐 广西申遗4项目前路何为(图)

  花山岩画

  

久负盛名却未获青睐 广西申遗4项目前路何为(图)

  灵渠(本文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6月22日,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委员会投票一致通过将中国云南省红河州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消息一出,广西人不禁追问,桂林龙脊梯田也久负盛名,为何未获青睐广西至今没能实现世界遗产零突破,原因何在已进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广西4项目现阶段情况如何、还需怎样努力国内的成功经验有何值得借鉴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走访了广西申遗专家。

  1 哈尼的“精髓”恰恰是龙脊的“短板”

  在申遗业内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同类遗产竞争,不能列举竞争对手的不足,只能证明自己“行”。那我们就来看看哈尼梯田是如何征服被称为“高端旅客”的世界遗产专家。

  自治区文化厅申遗办副主任蓝日勇首先向记者解释了申遗的先决条件:“要成为世界遗产最重要的是须具备‘突出的普遍价值’,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我们通常所说的世界遗产在狭义范围内包括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遗产、文化景观4大类,哈尼梯田以“文化遗产”类型入选。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所体现的森林、水系、梯田和村寨“四素同构”系统符合世界遗产标准三和标准五(“世界遗产判断标准”见附表一),其完美反映的精密复杂的农业、林业和水分配系统,通过长期以来形成的独特社会经济宗教体系得以加强,彰显了人与环境互动的一种重要模式。

  “四素同构”的哈尼梯田生态系统是哈尼人民与哀牢山大自然相融相谐、互促互补的天人合一的人类大创造,是文化与自然巧妙结合的产物,也是哈尼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根本。

  “森林形成水源,山水滋润梯田,梯田养育族人,族人耕耘整个体系——传承了上千年的‘四素同构’正是哈尼梯田内在历史性、民族性、关联性的体现。”蓝日勇认为,龙脊梯田的“短板”就在于它没能自成体系,单纯的景观虽然壮丽,但自然、历史、民族之间的关联价值并未有机呈现。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