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6月24日 来源:百色新闻网 作者:李正吉 黄晓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近年来,平果市提出“教育品牌”战略,以“建设教育强县,打造教育小镇”为目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均衡发展,保障教育公平,提升教师素质,推进素质教育,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断提升,让教育成为人民群众最满意的事业。

  旧危房拆了,大山深处学校也时尚

  “泥房子,烂凳子”“有门不能关,房顶露着光”“上课得看天,刮风下雨放着假”,很多村小一至六年级学生不满100人,所有校舍均属于D级危房,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这是平果市农村教育十年前的真实写照。

  教育不好,人民不满;危房不除,政府不安。2008年起,平果市委、县人民政府就发誓将全县中小学校舍建成当地最好最安全的房子。从此,一场声势浩大的中小学校舍危房改造工程在全县城乡全面展开,堪称平果教育史上一次壮举的中小学校舍危房改造工程拉开了序幕,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投入之多、标准之高、步伐之快是该县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

  为防止资源浪费,平果市坚持“三个结合”的中小学校舍危房改造原则,即危房改造与长远规划相结合,危房改造与学校布局调整相结合,危房改造与整合教育资源相结合,同时,编制了《平果市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规划》和《平果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对适宜集中办学的校点进行改善扩建,为集中办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让中小学校布局工作科学有序的顺利进行。

  从2008年至今,平果市共实施中小学校危房改造及校舍维修改造项目,总计投入4.6亿元,迁新建校舍、周转房等33.38万平米,使万名学生搬进了新教室。通过实施危改和增加配套设施,全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校舍校貌焕然一新。

  小校点并了,布局调整收到好成效

  2012年,平果市又完成了全县农村初中、小学校点布局调整。撤销、合并部分初中、小学校点。

  随着城镇化提速以及农村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为满足农村家长、孩子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解决乡镇生源不足问题,2013年,平果市投资6508.8万元,新建占地面积100亩,总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的平果市实验初级中学,可容纳3000名左右学生,可以一次性解决全县乡镇初中生入学问题。从2013年秋季学期开始,平果市所有农村初中生都可以进入县城就学,同城市孩子一样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优化教育资源后,平果市对所有初中师资进行重新调配,通过竞聘考试方式,从乡镇教师中择优录用354名初中教师到城区初中任教,实现师资均衡。

  乡镇初中学生进城就读,实行寄宿制管理。平果制定相关政策,每年拿出专项资金,解决全部乡镇学生交通费补助和生活费补助,保证学生不因贫困而辍学,提高巩固率。

  粉笔尘少了,老师上课用上多媒体

  该县第五小学的一间课堂里,摆在学生正前方的是一台电视机,一年级的刘老师正在教学生们学拼音,鼠标一点,电视机里自动写出拼音字母及发出标准读音。动漫画面、字母读音和写法有机融入,趣味横生,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刘老师在备课时,十分用心地将ai、ei、ui三个韵母用一个故事串起来,并配上画面和声音:感应笔在白板上一点,火车出来了;再一点,“呜、呜”的鸣笛声响了起来;火车来到爱心站,两个小孩比高矮,将ai引了出来……

  随着感应笔在电子白板上的点击,新单词的标准读音发出,学生便跟着读;讲到一个新事物时,电子白板便出现相关图片或视频,课堂气氛生动而热烈,学生抢着回答老师的提问。

  10年之前不少农村教学点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教学条件落后,老师使用的是最传统的“粉笔加黑板”教学方式,学生们几乎没有上过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如今,教学点里安装了数字教育资源接收和播放设备,老师除了直接播放示范课、利用现成的课程资源上课外,还可参考优秀教师课例,利用丰富的动画、声像、图片等素材来设计和优化自己的教案。

  平果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谌宏军介绍:教育信息化是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平果市施一系列教育信息化工程,成效显著。如今农村学校用电子白板上课已成常事——所有高中、初中、乡镇中心小学以及村级小学多媒体项目实现全覆盖,都配有电子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变白板,老师讲课更生动,学生上课更欢畅,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谌宏军说。

  据悉,该县共投入资金630万元,为全县12个乡镇拥有5个教学班以上的村级小学配置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共有58所学校420个教学班安装使用,实现了“班班通”。先进设备的配备,优化了教学课程,提升了教师授课水平,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为该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