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这两天,我们在河池召开全区扶贫生态移民现场推进会,目的是加快推进全区2014年度扶贫生态移民工作进度,全面部署2015年度扶贫生态移民工作任务。昨天,大家参观了大化县易地扶贫搬迁与城镇化结合试点工程,都安县农民进城创业园,环江县大安乡可爱村、毛南家园移民安置点及桂合丝业公司,这几个点选得很好、各有特色,相信大家看后一定很有收获、很有启发。刚才,河池市、田阳县分别作了典型发言,讲得也很好。自治区扶贫办通报了2014年度全区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督查情况,自治区发改委对2015年度全区扶贫生态移民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讲得都很到位,我完全赞同,请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把握扶贫攻坚新形势
最近一段时间,中央和自治区对新时期扶贫攻坚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要求。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第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广西代表团审议作了重要讲话,主要讲了开放合作、扶贫攻坚和依法治国三方面内容,其中,讲得最多、插话最多,讲得也最具体的是扶贫工作。总书记的讲话,更深入地阐述了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出“现在,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6年了,扶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必须倒排工期,算好明细账,已经脱贫的要巩固发展,尚未脱贫的要加快解决”;进一步明确了扶贫工作的战略目标,明确要求“决不让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掉队”;更全面地总结了做好扶贫工作的基本思路,做好扶贫工作要求“真”务“实”, “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少搞一些盆景,多搞一些惠及广大贫困人口的实事”;同时,第一次提出了 “四个精准”的扶贫思路(坚持精准扶贫,完善精准识别、精准扶持、精准管理、精准考核的扶贫工作机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扶贫工作的总体要求,就是“把扶贫攻坚抓紧、抓准、抓到位”,抓紧就是讲紧迫性,抓准就是总书记讲的“四个精准”,抓到位就是工作要到位。总书记的讲话对我区扶贫攻坚工作是一次“精准把脉”,也是一次“精准指导”。对我们既是鼓舞,也是鞭策,既给我们以动力,也给我们以压力,还蕴含和寄予了对我区扶贫工作的许多新要求、新期许。
3月20日,在全国春季农业生产暨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会议上,汪洋副总理还专门对扶贫工作进行了强调。一要深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国务院扶贫办将与各省签订责任状,明确精准脱贫的目标、要求和责任,今年底要交账。国家组织第三方按一定比例随机抽查,开展核实监督。二要细化实化和用好贫困县考核办法。今年底要给贫困县排排座次,做得好的要鼓励,资金分配上要予以倾斜;做得不好的要问责。三要完善扶贫机制,落实好扶贫重点工作。要对2013年25号文提出的改革举措和重点任务一一进行对照检查。另外,汪洋副总理还提出的一些要求,比如切实把扶贫人口的结构、特点、致贫原因搞清楚,以因村施策、因户施策,贫困对象精准了,扶贫资源也得精准等等。
今年年初,彭清华书记在百色市开展慰问时,特地提到“探索精准扶贫和乡村建设新路,让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陈武主席在农村工作会上用了大量篇幅讲扶贫,强调要“抓产业扶贫换穷业”、“抓教育扶贫拔穷根”、“抓移民扶贫挪穷窝”。前不久(4月8日至9日)陈武主席还专程到百色调研扶贫工作,进一步强调了要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强化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面对扶贫攻坚新形势,必须解决好几个关键问题。当前,我区还有贫困人口538万,是全国贫困人口在500万以上的6个省份之一,贫困人口总量仍排在全国第4位。在中央的新要求下,必须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解决“钱怎么来”的问题。对上,要抓住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工作的机遇,争取中央支持广西的有力政策环境。对下,尽管我们财力有限,蛋糕就那么大,但再穷再难也要多切出一块给扶贫。对内,贫困地区群众要树立“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自强自立”精神,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对外,调动企业、社会组织及爱心人士的积极性,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二是要解决好“贫怎么扶”的问题。归纳起来,就是陈武主席在全区农村工作会议上讲的“抓产业扶贫换穷业”、“抓教育扶贫拔穷根”、“抓移民扶贫挪穷窝”。三是解决好“事怎么干”的问题。关键要做到总书记讲的“四个精准”,即精准识别、精准扶持、精准管理、精准考核。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基础,只有精准识别才能扶真贫;精准扶持是精准扶贫的关键,要因村施策、因户施法,增收脱贫的帮扶资源和帮扶措施要点对点到户到人。精准管理是精准扶贫的核心,要落实扶贫责任、建立健全扶贫工作台账管理、建立健全扶贫建档立卡动态管理机制开展核实监督,确保数据准确;精准考核是精准扶贫的保障,要把考核奖惩的指挥棒“舞起来”。
二、全区2014年度扶贫生态移民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自2014年9月启动扶贫生态移民工作以来,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周密部署、上下联动,各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合力推动,全区扶贫生态移民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是推进力度较大。成立了工作机构。自治区建立了扶贫生态移民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组建了联席会议办公室,不少市县成立领导小组,有的还由党政主要领导挂帅,高位推动工作开展。出台了一系列有力支持政策。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扶贫办等16个区直部门相继出台了支持扶贫生态移民工作的配套政策文件,明确了支持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的具体措施。另外,广西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总体规划(2014—2020年)已经完成编制,近期将印发实施。市县也积极行动,不少市县出台了支持政策。开展了广泛专项督查。自治区先后在2014年10月、2015年3月开展了两次扶贫生态移民专项督查,督查面超过50%。
二是项目进展明显。2014年,全区规划建设227个安置点,基本落实了项目用地,多数项目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截止2015年3月底,已开工建设191个,开工率84%,部分小型安置点项目已实施过半或完成主体建设。
三是资金逐步到位。自治区发改委、扶贫办、财政厅等区直部门积极筹措落实建设资金,均按照时间要求全部下达各县使用。各项目县也积极行动,破解项目资金筹措难题。如罗城瑶族自治县四把镇棉花村水虎安置点组织73户群众每户集资5000元进行安置点土地平整。南丹县拟利用扶贫资金200万元,为群众开展建房贷款贴息。截止3月底,政府投资补助已下达11.7亿元,占总额的70%;各项目县实际落实8.73亿元(含自治区补助资金和市县筹措资金),资金到位率52.21%。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一些市县不够重视,邕宁区、马山县、宜州市、龙州县还没有一个项目开工,11个县(市、区)至今还没有落实任何的征地及前期工作补助资金。再如,一些地方对移民后续发展谋划不足,对安置点项目特别是群众自建项目指导和质量监管不到位,等等。
三、认真学习借鉴扶贫生态移民先进地区好的经验和做法
刚才,河池市在宣传片上介绍了很多好的经验做法。这次大家参观的几个县,工作力度都比较大、工程进度相对较快、安置点各具特色,一些好的做法非常值得大家认真学习。
大化县:一是定位高、标准高。整体定位为“居住、文化、商业、旅游”,发展空间较大。规划比较超前,突出了“基础设施完善,配套设施齐全、新旧城区功能互补”。二是资源整合有效。突出了“渠道不变、用途不乱、捆绑使用、各负其责、各记其功”。三是政策设计人性化。对入迁新城的农户,允许其保留原居住地的宅基地、林权、承包地,解决搬迁农户的后顾之忧;在户口政策不设关卡,入迁农户可保留原籍,也可随安置办理转户手续;在教育、医疗、养老、低保、就业等社会保障方面,让入迁农户与县城区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四是与产业发展有效衔接。例如,在项目区建设建材交易市场,为第一批960户入迁户配套安排每户20 平方米、每平方米售价3000元的商业面积,由购买农户自由组建经济实体,统一经营或统一对外出租,所得利益统一分配,保障入迁群众的收入。五是灵活性强。在制定安置规划时,合理确定小城镇安置地点和安置方式,将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政府安置与自主安置相结合,鼓励群众向小城镇迁移,或以土地流转的方式,自主从山上搬到山下或公路边等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区域。通过这些举措,让农户自主择居,达到移民富裕户进城镇,中等户到集镇,一般户住新村的目标,推动城镇化建设健康、合理发展。
都安县:一是注重产业发展,在县城区安置点,都安县调整200多亩土地作为产业用地,积极引进康音电子厂等6个劳动密集型企业进驻农民进城创业园,为搬迁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7000多个,扩大了移民的经济来源。二是注重就业创业培训。比如在菁盛安置点,举办了多期就业培训,同时对农户就近经商创业加强指导。三是注重与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有效结合。以河池都安临港工业区和都安扶贫产业园为依托,创建都安扶贫生态移民园区。
环江县:一是规划好。及时编制出台《环江县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总体规划(2014—2020年)》。选择在县城和条件较好的重点乡镇,紧邻产业园区、商贸中心、旅游景点等区域进行移民安置。在县城区移民安置区建设中,实现“五通七有”,即通电、通路、通水、通光缆、通电视,有学校、有卫生室、有文体活动室、有休闲广场、有超市、有社区服务中心、有文化长廊的目标。力求做到“五个一”,即:每户一套优惠房子、一个就业岗位或经营摊位、一个孩子能享受免费职业教育培训、一所面向贫困生的学校、一家民族特色医院。二是模式新。创新推出大安乡“整乡推进”开发扶贫模式和以县城区毛南家园为主的“无土安置”模式。三是就业安置有力。通过将环江工业园区确定为生态移民对口转移就业基地,通过岗位需求对接和订单式培训,引导移民灵活性就业和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发挥各类职业中介机构、劳务派遣公司的作用,引导移民区外转移就业等措施,保障移民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四是文化得到传承。在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中,注重传承毛南民族文化历史文脉,体现 “山水风情、民族特色、生态秀丽、宜居宜业宜游”。五是机制保障到位。设计整合重大项目办、工作推进办与生态移民办公室一起合署办公,建立“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实行“一条线保障、全程化服务”,推动各项工作早落实、见成效。
田阳县:一是对象审批严格。注重把好报名关、汇审关、纪律关。二是争取企业资金有效。在整合部门资金基础上,注重引导国有大中型企业和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到生态移民。比如,玉凤镇、那坡镇引进地产开发企业以最低折扣扶持移民搬迁户。三是注重解决移民就业问题。产城融合好,以农民工创业园、新山工业园区等为依托,移民群众就近就业得到保障。抓准了优势农业产业发展,紧扣住芒果、蔬菜这两大产业,提供相关务工平台,鼓励有能力的移民发展农业及加工业,带动其他群众富裕。四是注重与重点项目建设相结合。以安置点为辐射点,落实安置区周边约1000亩的土地作为产业发展用地;五是在公共服务配套上尽心尽力。在移民点附件扩建和新建了中小学校、医院。
另外,南丹县、富川县等地也做得不错,我们已经将经验做法编入交流材料,在此我就不一一展开了,希望大家特别是扶贫生态移民工程进度落后的地方认真学习、认真借鉴。
四、抓好2015年扶贫生态移民的几项关键工作
根据全区实施方案,2015年全区要完成10.8万人的搬迁任务,其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完成9.48万人。要完成上述目标,必须切实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抓对象瞄准。我区贫困面大、扶贫资金又相对少,怎么把有限的钱用到刀刃上,关键还在于瞄准扶贫对象,搞真扶贫、扶真贫。各地在瞄准扶贫搬迁对象时,要注意把握两个重要原则:一是扶贫移民必须是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我们花了那么大的精力建档立卡,就是为了精准扶贫,这个成果要在扶贫搬迁时充分利用好。二是提高扶贫移民在扶贫生态移民中的比例。根据各县上报的扶贫移民和非扶贫移民比例统计情况,有的县为9:1,有的县为8:2、有的县为7:3。为了提高扶贫的有效性,各地要突出重点、合理安排,要把扶贫移民与非扶贫移民的比例提高,原则上扶贫移民与非扶贫移民的比例为9:1,个别县有特殊情况的,非扶贫移民占扶贫生态移民总数的比例也不能超过15%,这是对每个县的底线。
(二)抓科学选址。对集中安置,选址要综合考虑水、电、路及后续产业发展等因素,以县城及县城规划区、产业园区、重点城镇、旅游景区等为重点,尽量利用现有综合条件较好的区域。对分散安置,选址要尽量就近就地,特别是对一些生活在资源比较丰富、发展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对生态环境破坏较少,但通水通电通路投资巨大的群众,应尽可能就近找地势相对平坦、适合改善生活条件的地方进行安置。
(三)抓资金筹措。据测算,2015年工程总投资80.8亿元,其中需要政府投资补助约18亿元。钱怎么筹,全区实施方案已经明确,关键要抓落实,把钱筹到位。一是落实各级财政资金。自治区本级财政资金已经安排,市县财政也要足额配套。二是争取中央资金。今年3月,我带队到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扶贫办汇报时,有关司局领导表示将尽力支持我区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并将在2015年在相关资金安排中给予广西倾斜支持,请自治区发改委和扶贫办继续积极对接落实。此外,还要想其他办法争取,范围不要局限于易地扶贫搬迁和扶贫资金,其他方面也要考虑。三是整合部门资金。前几天,财政厅跟我汇报,2014年底全区还有一定的财政资金存量,这说明整合资金有很大潜力可挖,各地必须动真格,县级要整合,自治区有关部门要支持。四是引入社会资金。当前,我区社会资金对扶贫的投入还是太少,为此自治区计划今年组织民营企业开展一次募捐活动,各市县也可考虑开展类似的活动。五是引导农民投入资金。要通过贴息等办法,引导农民通过安置房的产权、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等抵押融资或使用信用贷款建房。另外,在贫困县搞增减挂钩、节余的土地指标可在全自治区范围交易这件事,也要尽快落实运转起来。
(四)抓用地保障。2015年要新建扶贫生态移民住房2.6万套,建筑面积210万平方米,按移民搬迁用地1万人/平方公里计算,共需建设用地1.62万亩。各项目县要结合本地实际,灵活运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低丘缓坡、土地整理、土地复垦等政策,千方百计落实安置点建设用地,合理安排后续产业发展和配套服务设施项目用地。国土部门要积极探索实施差别化的国土资源管理政策,有计划地统筹保障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用地需求,优先安排自然环境特别恶劣、贫困程度较深、搬迁需求强烈的项目用地,优先利用村镇空闲地、闲置宅基地和未利用地。自治区层面要优先保障搬迁规模大的上点和人数多的县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五)抓后续发展。农民搬迁后能否获得持续的收入,是搬迁能否成功的关键。要通过几个办法来解决:一是发展物业合作社。农民集中搬迁后,对门面店铺房屋,能不能大家都入股算股份,抱团发展,最后出租也好、经营也好、增加分红也好,大家都能长期地受益。二是提高移民就业创业能力。积极组织移民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确保每个移民家庭均有1—2人掌握1门以上专业劳动技能,1—2人稳定就业。三是鼓励原有土地集中规模经营。农民搬出来后,原有的土地可通过土地流转、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等形式,把土地交由新型经营主体来经营,农民则从土地中获取租金或分红。
此外,在抓好2015年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建设的同时,还要对照去年实施方案要求,查漏补缺,统筹抓好2014年的工程建设。
五、确保扶贫生态移民工程顺利推进
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且2014年和2015年任务叠加,任务更加艰巨。各地、各有关单位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各项任务。
(一)强化组织领导。自治区层面已经建立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召集人的扶贫生态移民工作联席会议及联席会议办公室,统筹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工作。各市县也要成立扶贫生态移民工作机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特别是县级人民政府,作为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实施主体、责任主体,要明确分管领导、牵头部门、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搭建好工作班子,落实必要的项目管理和工作经费,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二)严格进行考核。自治区人民政府已将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实施情况纳入自治区对各有关市、区直有关部门的绩效考评范围,近期还将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试行)》,严格进行考核,各地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三)加强督促检查。自治区将采取报送月工作台账和组织人员实地督查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做得好的要表扬,做得差的要批评。各市也要履行好职责,督促指导辖区有关县(市、区)加快工作步伐。督查中,发现成功经验要积极推广,发现突出问题要及时解决。
(四)广泛宣传发动。一方面,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自治区将于下个月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开发布《广西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总体规划》有关情况。全区上下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媒体等,广泛宣传扶贫生态移民相关政策,提高全社会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另一方面,加大示范点宣传力度。经过大家努力,现在全区已经建立了不少成功的示范点,要加强宣传,让需要搬迁的群众切实感受到搬迁带来的好处,减轻他们的思想负担。
(五)加强资金监管。近年来,农口一些系统发生领域性腐败,部分民生工程偷工减料、工程质量差,群众意见很大,影响了党委、政府的形象。习总书记在参加第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广西代表团审议时特别强调:“要加强监管,杜绝截留、揶用和贪污扶贫资金,真正把资金用到扶贫对象上。”我们要按照总书记的指示,加强项目跟踪审计、严格概预算审核和项目监理,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发挥最大效益,真正使扶贫生态移民这项民生工程惠及贫困群众。
同志们,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是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民盼工程,抓好这项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大家要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时不我待的干劲、抓铁有痕的作风,扎实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建设,确保今年全区搬迁任务顺利完成!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潘文峰:关于广西2015年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实施方案的说明与具体要求
根据摸底调查,2014—2020年全区搬迁意愿较强的农村群众有150万人,贫困群众希望通过易地搬迁实现脱贫致富的愿望十分强烈。为此,2014年6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大力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从2014年起至2020年,全区每年搬迁安置扶贫生态对象10万人左右。考虑到群众需 【详细】
田阳县:科学规划 统筹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建设
田阳县位于广西西部、右江河谷中部,是区定贫困县,于2012年列入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总面积2394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152个行政村,总人口35万,其中农业人口29 万,2014 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22581 户共75806人。 【详细】
黄本和:扶贫生态移民后续管理和发展
扶贫生态移民是我区推进新一轮扶贫攻坚的重大战略和重点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移民的后续管理和发展是移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统筹谋划、同步推进、加快实施,确保移民“搬得出、留得住、有社保、能致富”。根据今天会议议程的安排,由我代表自 【详细】
大化县:整合资源 集中力量 强力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建设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以及自治区、市发改、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县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产城结合、打造首府生态民族卫星城”的工作思路,将易地扶贫搬迁、城镇化建设、石漠化综合治理及产业开发4 项工作结合起来,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实施“大化 【详细】
都安县:从有土安置向无土安置跨越 以扶贫生态移民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都安瑶族自治县地处桂中偏西,总面积4095平方公里,其中石山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89%,辖19 个乡镇248个村民(社区)委员会,总人口70 万人,其中贫困人口20万人,贫困人口大多零散居住于境内7000多个大小“弄场”里。20 世纪60 年代,迫于恶劣的自然条件,为生存计谋,都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