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5月25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卢嘉进 黄海滨 谭宝箭 龙超壮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大力提高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强化对自然灾害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知识普及,全面提高全社会风险防范意识、技能和灾害救助能力。

  广大农村地区如何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河池市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应急自救机制,结合农村党员大培训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在处置突发事件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该市有益的探索实践,体现了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要求,符合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方向,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制度创新成果。

  今年2月,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作出重要批示,河池有关基层党组织应急自救机制值得推广和借鉴。实践证明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党员是最熟悉情况、最直接、最迅速的骨干力量。广西是个多灾地区,要强化能力、探索机制。

  科学制定应急机制 应急前中后环环相扣

  基层党组织应急自救机制是党委、政府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中的一个分支。近年来,河池市按“依法管理、分级控制、快速反应、科学应对、系统联动、资源整合”原则制定《河池市基层党组织应对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基层党组织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介入,在公共事件发生“第一时间”内,按既定制度规范和工作流程及时有序开展处置。

  ——构建以“五个一”为基础的事前预警机制。

  以“五个一”为基础,按照“三当三定”(当时、当场、当地和定员、定岗、定责)原则构建事前预警机制。

  落实一套应急预案和指导手册。制定市、县、乡、村、屯党组织应急预案,强化分级预警,提高应急处置的预见性和针对性;编制和发放一套应急自救指导手册,增强基层党组织对突发事件应急自救知识的把握。

  成立一个应急指挥部。以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为指挥长,在市、县、乡、村、屯党组织分别成立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指挥部,加强对应急自救工作的组织领导。

  建立一支应急救援队伍。以党员为骨干,共青团员、志愿者和群众为基础,组建抢险队、突击队、巡逻队、服务队等应急救援队伍,做好人力、财力、物资、设备的配备和储备。

  完善一套应急制度。制定“三定”责任卡和应急处置分工表,明确市县乡村屯五级党组织及每位村屯党员的岗位职责。制定值班制度,绘制“三当”应急处置流程图,明确应急处置程序。全市1641个村(社区)成立基层应急机构1850多个,定岗、定员、定责5400多人。

  强化一个培训演练。推行“1+X”培训模式,拓展党员培训内容,把应急自救列为村级“两委”班子和农村党员大培训的必修课程。

  事前预警机制是应急自救机制的基础。主要从预案、培训、物资等方面强化应急准备,旨在防患于未然,努力把握应急处置的主动权。

  ——构建以“四个快”为核心的事中处置机制。

  按照以人为本、快速反应、统筹协调、科学处置的原则,制定基层党组织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开展应急自救四个重要环节的制度规范。

  快速生成应急指挥部。属地党组织按照应急预案、应急指导手册、应急制度等预警体系的要求,在第一时间内自动生成应急指挥部,组织救援队伍投入救人、排险、转移、安置等工作。

  快速报告灾情。突发公共事件的属地党组织,在事发的第一时间内向上级党组织和事件管理机构报告灾情。

  快速核查灾情。组织力量搞好灾情核查,不漏一屯、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弄清事发源头、弄清灾害状况、弄清救援需求,为上级科学及时救援提供准确信息,保证应急救援安全有效。

  快速纳入专业救援。党委、政府作出救援总体部署后,基层党组织在上级领导和专业救援队伍的指导下做好应急救援服务,确保救援工作有效衔接和有序开展。

  事中处置机制是应急自救机制的核心。主要明确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内基层党组织如何响应,提高应急处置的响应速度和处置效率,防止或控制发生次生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构建以“三稳定”为目标的事后帮扶机制。

  在事态控制后,全市按“无灾帮助有灾”、“轻灾帮助重灾”的思路,发动党组织互帮互助,确保灾区局势稳定;发动党员群众参与重建,确保灾区群众情绪稳定;发动有关部门整合资源提供物资补给,确保灾区后勤补给稳定。

  事后帮扶机制,是应急自救机制的延伸。制定事后基层党组织的帮扶措施,加强与专业救援部门的合作,整合力量投入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

  普及知识强化责任 践行应急自救好机制

  好的机制,更需要具备良好素质的执行者。河池市通过多种渠道、多种载体,培训全市6590个基层党组织13.7万名基层党员,普及基层党员应急自救知识和使命感,更好激发出机制和基层党组织的强大活力。

  熟悉机制运作常识。2008年2月起,河池在全市范围内学习《基层党组织应对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将《预案》下发到村一级,由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和村“两委”召集基层党员和社、组群众骨干进行学习培训。《预案》在基层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传授应急专业知识。通过广播、标语、板报、传单等媒体加强宣传教育,使应急自救知识进厂矿、进社区、进学校、进村屯。科技、消防、电业、水利等多个部门共同制作防灾减灾避灾、自救互救等方面应急指导手册并制成专题片,充分利用基层党校、农家课堂、远程教育等平台强化应急自救知识培训,增强基层党组织应急能力。

  进行实战演练。该市11个县(市、区)根据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开展应急实战演练。东兰已两次组织全县149个新当选600多名党员村干进行洪涝、火灾、山体滑坡等突发事件中组织群众自救培训演练。金城江、南丹组织新当选的全体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等自救或互救、现场控制方面的专门培训和演练。宜州、环江、罗城、都安等县(自治县)也分别有针对性地组织群体性事件维稳、道路交通事故等方面的培训和演练。巴马、凤山、都安、大化、天峨等县(自治县)根据山区地质灾害多等特点,组织应对突发地质灾害方面的专门培训。

  截至目前,全市组织专门学习、培训和自救演练达18万多人次。受训村组干部、群众骨干等回到本村屯“开枝散叶”,广泛传授应急知识。

  强化基层党组织的责任感,更好地践行应急自救机制。扎实开展“三级联创”、“五村两规范”等活动,深入实施“党企双挂工程”和“通道党建工程”,大力推进村组规范化管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经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主题教育活动历练,基层党员“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执政为民的意识得到加强,“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观念得到深化,“一切为了群众”成为了基层党组织处置急、难、险、重等突发事件的出发点。

  应急自救机制焕发出强大的活力。2005年,都安瑶族自治县发生严重洪涝灾害,该县百旺中学党支部及时应对安全转移900多名师生。2006年“2·3”重大交通事故中,基层警民和党员紧急救援成功挽救45条生命。2008年特大洪涝灾害中,全市100个乡镇84万多人受灾,基层党组织第一时间内抗灾,安全转移8万多名灾民,创造了“零伤亡”奇迹。

  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最紧密密切党群联系

  河池市基层党组织应急自救机制,创造了在急、难、险、重工作中发挥先进性作用的“组织+机制”新模式,改变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抗灾救灾的被动局面,牢牢掌握应对突发事件的主动权,最大程度减少损失,最紧密地密切了党群联系。

  ——增强了应急意识,提高了处置能力。

  在基层党组织应急自救机制的规范引导下,应急反应速度和应急处置能力得到了提高。去年6月12日,宜州市龙头乡龙头社区遭遇百年不遇的洪灾,26个屯群众爬上楼顶呼救。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党员突击队转移4.5万多名灾民。该社区党支书梁元兴深有感触:“《基层党组织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指导手册》让我们面临灾害时知道该怎样做,是它救了百姓的命!”     

  增强基层党员危机意识、责任意识,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到今年4月,全市共举办应急自救知识培训班32期,培训基层党员3600多人次。全市涌现出一批抗灾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

  在村级“两委”换届中,河池大胆启用一批在抗灾救灾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年轻党员担任村干,实现了基层干部由“德高望重”到用“能人”的转变。

  ——赢取了救援先机,减少了灾害损失。在应急自救机制的作用下,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基层党组织预警在前、反应在前,科学应对牢牢把握应急自救的主动权。

  2008年6月11日,凤山县部分乡镇出现地震等灾害。属地基层党组织迅速启动应急自救机制,派出党员突击队24小时监测险情,并在上级指导下做出科学避险方案,避免了次生灾害的发生。

  2008年8月26日,广维集团有机车间爆炸。宜州市庆远镇龙江社区党支部和周边各村屯的党员们率先冲进村里:“听从党员指导,往上风区转移……”当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做出快速应对,有序转移群众,没有发生次生伤亡。

  亲历现场的党员由衷地说:“根据应急机制建设,我们知道化工厂爆炸时该怎么组织群众撤离,怎么防止泄漏的化学品造成新的灾害等。我们心里不慌!”

  ——树立了先锋旗帜,密切了党群关系。应急自救机制运行中迸发出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奉献意识,凝聚基层党组织在重大斗争中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体现出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紧要关头,基层党组织成为群众的“主心骨”!

  抗冰灾,最突出。2008年春节前,3000多大小车辆近10万名司乘人员,被罕见的冰冻灾害困在南丹县210国道……河池基层党组织按照应急机制的要求,迅速组织80多支党员服务队1100多名党员,佩带党徽、拉起横幅,向司乘人员发放救灾物资。南丹县公路沿线六寨、龙马、巴平等村屯党支部组织党员群众做好热饭热菜,提供给司乘人员。龙马村党支书把自家的液化气灶搬到路边为司乘人员义务烧开水,在自家客厅生起火炉让司乘人员取暖。一辆大客车有位孕妇临产,党员服务队及时把孕妇送到卫生院。许多司乘人员热泪盈眶:“我们看到了广西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

  经过10天的冰天雪地真情大救助,司乘人员全部安全返乡。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在救灾现场深情地说:“这说明我们党支部、党员在老百姓心中已经扎根,在这个时候群众最需要共产党员,最需要基层党组织。”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木偶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