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利用丰富资源,发展林业产业
我们丰富的林业生态资源,也吸引了大批客商前来投资办企业。目前,我们也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森林公园等第三产业可以说,生态林业产业已经成为了我县县域经济的支柱之一。
现在,我们还在不断绿化、种树,努力创建园林城市,并准备建立一个万亩的珍贵树木和花卉培育基地,我们要通过绿色提高我们县域经济的竞争力。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精彩发言,听了这么多代表的发言,此时此刻很想知道内蒙古的代表就县域经济发展有哪些经验分享,有请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旗委常委王华进行发言,有请。
王华(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旗委常委):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与会代表们,很荣幸参加“首届中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论坛”,我向各位领导、专家、学者与与会人员汇报的题目是“让文化旅游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
敖汉旗位于内蒙古赤峰市东南部,地处燕山山脉东段努鲁尔虎山北麓、科尔沁沙地南缘,总土地面积8300平方公里,总人口60万。“敖汉”是蒙古语,译成汉语为“老大”之意。这里被称为“绿色敖汉”、“金色敖汉”、“人文敖汉”,素有“塞外明珠”之美誉。两年来,我旗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立足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发展布局,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为今后发展绘就崭新的蓝图。
一、抓住基本内涵,实现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只有抓住这个基本内涵,才能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敖汉旗最大的的文化资源优势是什么?那就是历史文化的深邃厚重。其特点有五:一是文物遗产数量多。二是史前文化类型多。三是馆藏文物多。四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五是历史悠久,拥有诸多中国乃至世界之最。兴隆洼遗址出土的石龙被学术界誉为“华夏第一村”的为中国最早的实物龙,出土的玉玦是世界上最早的玉器,可称“龙祖玉源”。同时,还在该遗址发现了世界上最奇特的墓葬——居室墓;最早的服饰——蚌裙,最早的黍和粟,以及第一乐器(骨笛)、第一牙医等。中国红山文化第一石雕神像、被称为“中华祖神”的陶塑人像均发现于我旗。敖汉旗被学术界公认为全国文物大旗(县),是中国北方乃至东北亚地区历史文化研究的中心,已被确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
敖汉旗还有独具魅力的自然风光和社会旅游资源。一是风光秀美。大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河沿湿地鸟类保护区、风光旖旎的青泉谷、神奇的热水汤、乾隆皇帝题诗的响水等景区令人流连忘返。二是富有内涵。被誉为法国庄园的黄羊洼草牧场防护林、气魄宏伟的三十二连山生态治理区等诸多生态建设精品工程,是敖汉人民几十年艰苦奋斗、改善生态环境所谱写出的改天换地的壮丽诗篇。敖汉旗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单位。三是景观奇特。以红石砬山、青泉谷洞石川为中心的丹霞地貌堪称地质奇观,申报地质公园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
二、采取有力举措,致力旅游与文化产业有机融合
旅游业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期”,区域经济也进入了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所以实现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有机结合,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提供不竭动力。
制定落实好推进文化旅游的政策是关键。敖汉旗成立了全旗文化旅游产业开发领导小组和全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咨询委员会,召开全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相继出台《敖汉旗“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发展规划》、《全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敖汉旗进一步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确定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思路和目标,明确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三产龙头和旗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加以培育发展。在旗十四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上对全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工作进行了专题安排和部署,提出了目标、任务和措施。并将16个文化旅游产业项目作为全旗重点项目,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及项目定位、完成时限,全力予以推进。
推进项目建设培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龙头。我们通过采取政府主导与市场引导相结合的方式,加大招商引资、融资力度,积极借助多元动力助推项目发展,使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正逐渐形成产业优势,并朝多元化方向发展。天威紫晨公司系列农业文化项目、热水温泉项目、佛祖寺文化旅游景区项目等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敖汉旗天成文化产业园、敖汉珍宝馆开业运营。内蒙古史前文化博物馆、新州文苑、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博物馆、武安州文化园等文博项目正在筹建之中。龙文化产业园区、红门寺生态文化旅游项目、大漠响水景区等项目正在实施中。青泉谷、萨仁诺尔、宝善堂、下洼大佛寺等景区的招商引资和开发建设也正在洽谈之中。
重点打造民族民俗重点文化品牌。敖汉旗不但拥有“文明太阳升起的地方”、“华夏第一村”、“全球环境500佳”、“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大品牌,而且文化积淀出的民族民俗文化同样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内涵深厚、特色鲜明。发源地在敖汉旗的“呼图格沁”,特殊的蒙古族“祭星”仪式,流传的“大清拳”,为敖汉旗增添独特的色彩。具有地方特色的敖汉大鼓、百年皮影等曲艺,擀画、民间面塑、敖汉蒙古族部落服饰等民间文化,敖包祭祀、跑黄河等民族仪式,都在向打造“名片”方向迈进。
三、坚持科学谋划,实现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思路就是出路。我旗文化旅游产业总体发展思路是:坚持“文化强旗”的发展战略,以“华夏第一村”、“全球500佳”和“世界旱作农业发源地”为主打品牌,塑造“龙祖玉源、神奇敖汉”主题形象,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规划引领、项目支撑,着力构建“一心三区”的文化旅游格局(即敖汉旗文化旅游发展中心、史前文化旅游发展区、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发展区、蒙古族沙漠风情旅游发展区)。将我旗建设成国际知名的史前文化旅游目的地、中国龙玉文化源头展示地、生态农业文化休闲地,成为蒙东旅游环线上的重要节点和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icy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贵州“底气足” 支撑县域经济转型有底气
28日,贵州修文门站及门站至扎佐次高压管线项目建成投运,标志着2015年贵州管道天然气助推县域经济低碳转型发展开启序幕 【详细】
湖南省:特色制造壮大县域经济
今天,全省特色制造产业重点县建设工作会议在汨罗市召开。会上,江华县、临湘市和云溪区(联合申报)、邵东县向省政府副秘书长陈仲伯递交了责任书,这标志着湖南第三轮特色制造产业重点县正式扬帆起航 【详细】
[大化县]精准施策 确保县域经济社会提质发展
4月24日,大化瑶族自治县召开第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会议全面分析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科学判断当前全县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部署下一阶段全县经济工作。县委书记韦朝永要求,提神提气,攻坚克难,狠抓落实,确保实现好今年各项工作目标 【详细】
县域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专家座谈会在京召开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县级行政管理研究分会31日在北京举办了届中调整会议暨县域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专家座谈会。 【详细】
山东助推县域经济利用资本市场转型升级
4月16日,山东证监局与龙口市政府举行签约仪式,正式签署资本市场合作备忘录。山东证监局冯鹤年局长、龙口市政府韩世军市长出席签约仪式。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