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8月31日 来源:农博网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在服务”三农”和县域发展的过程中,农业银行愿意与在座的各位一道加强交流和合作,共同推进县域金融的发展,我们坚信县域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各类金融机构在县域金融市场上都大有作为,我们农业银行愿和各位同仁共同携起手来为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而共同努力。最后预祝论坛大会圆满成功,谢谢各位!

   主持人:好,接下来我们有请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柄生做主题演讲。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介绍农业科技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柯炳生(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首先祝贺本次论坛的召开,也感谢论坛的主办单位邀请我参加这次大会。在这里,我想说三句话,或者是表达三个观点。
 
  第一句话是,发展现代农业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县域经济包含的内容很丰富,但是发展现代农业是它的一项非常基础的或者是关键的任务。从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看,我们连续八年粮食增产,但是我们的挑战依然非常严峻。我们的粮食(含大豆)自给率已经降到90%以下。具体情况是,大豆的进口去年是5000多万吨,相当于全球大豆出口率60%以上。今年上半年已经进口了2900万吨。这是什么概念?我们如果不进口这些大豆,而是用国内的土地生产,我们需要额外拿出20%左右的播种面积。这是根本做不到的。我们对粮食和农产品需求的增长速度超过我们的想象。2000年的时候,发改委预测到2020年粮食需求量不到5.8亿吨,但是前年我们需求消费总量已经超过5.8亿吨,所以需求的增长目标提前了十年就达到了。因此,如何确保我们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搞好发展县域经济的一项非常重大的任务。
 
  第二句话是,现代农业科技对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关键的作用。我们对农产品的数量的需求不断增长,对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进口的潜力将是非常有限的,我们必须基本依赖国内生产来满足需要。国内的生产,无非是总产等于面积乘以单产。我们的面积现在是没有办法再扩大。从现有耕地的减少来看,从水资源的约束来看,从生态环境约束来看,我们进一步扩大耕地面积是不可能的。我们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但是无论如何严格,只能使得耕地面积下降的速度慢一点,幅度小一点,要扭转这种趋势是不可能的。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农田将被用于非农业的用途。
 
  我们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增加单产。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粮食单产一直在增加,但是增幅是在下降。在上个世纪80年代,十年期间我们粮食平均增长的幅度是每公顷一吨以上;在90年代降低到0.7吨;而在新世纪的十年,也就是过去的十年,只有0.4吨左右。单产的提高是未来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根本出路,或者说是唯一的出路。单产的提高不仅要赶得上需求增长的速度,还要弥补耕地面积下降的因素。如何来提高单产?说到根上,是离不开科技的。当然我们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基础设施方面投入的增加,改善我们的农田质量,加强水利灌溉设施,包括田间的道路,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等等。但是,无论如何离不开科技。
 
  农业科技,包括农业科技的创新,也包括农业科技的转化、应用、推广,最后要靠农民去用。你有好的科技成果,你还要让农民知道,让农民来使用,让农民会使用。所以在农业科技方面最主要的是这三个方面:农业科技的创新、农业科技的推广以及对农民的培训。因此,发展我国现代农业,关键是农业科技和农业科技工作者,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以及广大的涉农企业,这方面的任务很艰巨。
 
  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主要靠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包括一部分农业的高新技术企业。在科研的推广方面,我们有国家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但是一定要多元化的方式,仅仅靠他们是不够的。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涉农企业包括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企业,以及农产品的加工企业,在向农民推广技术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他们在出售产品时候也在要教农民如何科学使用产品。实际上我们这次会议的支持方——永业集团,在近几年在这方面也努力做了一些很有意义的探索,取得了一些很多经验。我上次来内蒙开会,参观了他们的销售站点,销售站点也是科技农业的推广站点。我国越来越多的涉农企业在这些方面都进行了很好的探索,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句话是,农业院校在推进现代农业科技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职责,或者说是重要的使命。从统计数据来看,在农业科研成果方面,农业院校占一半以上。在基础研究方面农业院校是占主体的,应用研究方面大概一半左右,包括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励,专利的取得等等。原来是40多所农业院校,近几年有10来所是并到综合性大学中去了,现在独立的有30所左右。农业院校这些年来取得了较好发展,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得益于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国家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大幅度增加。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四年前的时候只有4亿元的科研经费投入,现在已经达到10亿元左右。我校人均科研经费的数额,即按教师人均的科研经费数量,在全国所有高校中能够排在前五位。其他重点农业院校的科研经费也是大幅度增进。
 
  社会对农业院校的关注度也越来越提高。比方说,农业院校近几年招生的情况普遍比较好,就业情况也比较好,这是良性的循环。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四年前新生的高考分数,各省平均超过一本线不到50分,今年已经达到了70分,在北京是超过重点线88分。还有一个数字很有意思,我们新生中的农村的学生占的比例下降,以前在30%多,今年已经降低到27%左右。如何来解读这个数字?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越来越多的城镇家长和优秀学生认识到农业科技的重要性,对我校以生命科学、农业科学和食品科学为主体学科的大学的性质,对我校的学科实力,有着比较正确和准确的认识,因此,很多高分学生愿意报考我校。但是另一方面,也是第二个原因,就是很多出身农村的优秀学生不太愿意报考农业院校,这是受传统观念影响的结果。我们分析了一下,有这样的倾向:越是农业大省,越是中西部地区,报考我们学校的农村学生越少。结果就是,尽管这些年来我校的招生情况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们的高考分数跟实际的学术地位仍然是很不相称。我校的各种主要学术实力指标,均在全国高校中排名前20以内,其中有的排在前10名以内,例如:我校的一级学科金牌数量为第4位,近10年来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的数量为第6位,在国际顶尖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也是第6位。按照上海交大学术排行榜,我校在全国排位于第10位左右,全球的400强。但是,我们高考的分数排位在全国的40位之外,其中,北京最好,在20位左右,这是因为北京的家长和学生知道中国农大是怎么回事,知道学校的实力和水平。所以借这个机会宣传一下,不光为我校做宣传,也为所有农业院校做宣传和呼吁――农业院校的实力和水平,普遍被社会低估。农业院校的发展,对于发展现代农业非常重要,因为学校的基本职能是三项:培养人才、科研成果还有社会服务,农业院校这三个方面的职能,都跟发展现代农业密不可分。

 4/20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icy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