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02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 黄甫篆 唐 艳 唐冬玲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藤县实施“321”工程,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给力清洁乡村建设。

  支部推行“三注重三强化”模式,为清洁乡村活动注入强大动力。一是注重谋划,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坚持规划先行、基础设施先有,加大农村环卫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推行“一村一池一人一车”的清洁模式。目前全县293个村(社区)建成垃圾池500多座,安放垃圾桶2000多个。二是注重引导,强化长效机制建设。对积极性高的村,引导制定村规民约和成立村级环卫站等保洁机构,倡导村民自我管理,同时提供资金和保洁设备支持。三是注重创新,强化文明新风培育。该县村级党组织充分利用贴近群众、了解群众的优势,积极探索调动群众以主人翁精神投入清洁乡村活动的好办法。

  党员开展“双比双争”活动,为清洁乡村树好标杆做好示范。一是党员驻村比效果,争当清洁乡村推动者。贫困村第一书记、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大学生村官等驻村党员在第一时间进村入户,通过发放宣传卡、连心卡等方式,深入宣传清洁乡村活动的重要意义,使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同时发挥自身优势,整合资源,大力争取后盾单位支持,积极筹措资金,为清洁乡村活动深入开展提供保障。二是党员义工比奉献,争当清洁乡村先行者。通过开展“清洁乡村我先行”党员义工志愿者活动,全县范围集中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党员义工志愿者到农村集中开展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义务清洁劳动。

  组工干部“一深入一拓展”,把清洁乡村活动引向纵深。一是注重深入基层。在藤县中和陶瓷集中区、藤县钛白产业园等园区及企业,组工干部和非公党建指导员一道,来到企业车间宣传、引导企业开展清洁厂房活动,引导企业把清洁厂房活动纳入企业内部管理。活动开展以来,该县组工干部深入企业车间服务10多次,开展清洁大扫除3次,参与的组工干部达300多人次。二是拓展清洁乡村渠道。县委组织部注重发挥优势,整合环保、农业等部门资源,引导园区企业采用先进工艺,将工业废水处理后用作喷泉、绿化用水等,净化污水,减少工业“三废”排放。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Eva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