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县和平镇人大助力春耕工作
眼下时节,气温回升,正是春耕备播的良好时机。为了落好开春第一锄,从而为夏粮秋收打下坚实的基础,藤县和平镇人大积极帮助指导农民做好春耕备播工作。
【详细】
罗继朝:致富不忘家乡情
20年前,他是南丹县六寨镇才怀村数一数二的贫困户,家徒四壁,穷得叮当响;而今,他是哈尔滨市欧罗姆预应力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的老总,每年接到上千万元的生意单子。 【详细】
大新县新选派37名干部任贫困村第一书记
近日,在新一轮选派贫困村第一书记工作中,大新县坚持“四到位”力促驻村第一书记扎实有效推进新一轮扶贫攻坚工作。截至目前,全县37名区市县选派机关干部全部到位上岗,并扎实开展驻村工作。
【详细】
看“种田大王”唐新权全机械“一条龙”种田
从播种、催芽,到插秧和收割,“铁牛”完全代替了传统的镰刀和打谷机。兴安县崔家乡的唐新权,连续3年获得全国“种田大王”称号,他承包了2000亩稻田,全部采用机械化“一条龙”的种田方式,每年盈利数百万元。4月11日,他向来自全区各市、县农机、农业部门的参观者展示 【详细】
韦宏儒:“甜蜜”事业领头雁
4月1日,笔者在中平镇谢官村委党总支部书记韦宏儒承包的甘蔗地里看到一片繁忙抢季节种甘蔗的场景:农民们正在科学摆放蔗种、均匀施放基肥、细心耕作培土…… 【详细】
合浦廉州镇:百余名干部结对帮扶群众
近日,合浦县廉州镇紧紧抓住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契机,扎实开展“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活动,全镇103名干部走村进屯入户结对帮扶群众,结对联系关系两年不变。 【详细】
罗城少数民族干部茁壮成长
近年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加大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大批少数民族干部走上领导岗位。目前,该县副处级以上少数民族领导干部28人,各部委局办的正副职有212人,乡镇三家班子正副职有91人。 【详细】
伦文胜:大王岭上的“哥老伦”
第一眼看见伦文胜,你会觉得他长相普普通通,没啥特别,但是在1800多口人的右江区大楞乡温矿村村民眼里,伦文胜却是一位有胆量、有能量、有肚量的人,是一位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好带头人,群众都亲切地称他为“哥老伦”。 【详细】
唐启堪:小康示范村的带头人
德保县都安乡窑庄屯是著名的全国民族小康示范村,也是闻名的水果之乡。现在走进都安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和谐富美的新农村画卷:连绵起伏的山丘岗坡上,遍布的脐橙、蜜柑树上挂满硕果;样式新颖的农家小楼错落有致,宽敞整洁的水泥路纵横交错……昔日落后贫困的小山村是 【详细】
横县:“第一书记”成乡村扶贫先锋 引进145个项目
笔直畅通的村屯道路,别具一格的农村公路桥,按高标准设计建成的人饮工程……去年以来,在全县37名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的带领下,横县贫困村的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详细】
[荔浦县]科技送入户 农民乐开怀
春耕生产关键时候,在荔浦县蒲芦乡甲板村旁荔浦芋基地里,种植大户黎玉坤早早就等候在那里,一会儿其他村民也陆陆续续赶来,把整个猪场围得满当当的。一节“零距离”传授养殖技术的“农家课堂”马上就要开讲了。
【详细】
全州:18支技术队伍下乡检修农机备春耕
入春以来,为保证今年农业增产增收,全州县做好做足各项准备,抢时间抢进程抓好春耕生产备耕工作。该县农机部门及早动手,组织技术队伍及农机大户,对春耕春播期间使用的农机具进行检修、维护,提前打好“预防针”,确保春耕春播工作的顺利开展。 【详细】
凌云伶站瑶族乡:让农民办事不出村
“惠农资金门口领,救济物资送上门,生产化肥门前买,新农保缴费业务上门办,致富信息家里询……自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后,乡干部下村的时间更多了,呆在办公室时间少了,对我们老百姓嘘寒问暖的多了,走过场的少了。”日前,凌云县伶站瑶族乡那留村六仁屯群 【详细】
河池市选派“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
4月8日,全市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和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工作总结表彰暨选派“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动员会召开。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世勇要求,新派驻工作队员要自觉担当“美丽广西”乡村建设的历史重任,切实树立“不达五个目的不出村”的思想,确保 【详细】
藤县千名干部下基层闹春耕 送技术送农资到田头
入春以来,藤县开展主题为“藤县千名干部下基层闹春耕”活动,为实现农民钱粮增收打好基础。截至目前,全县全面完成浸播种任务,浸谷种42万公斤,已播早稻秧田1.7万亩。 【详细】
基层国土执法干部李慧兰:敢于碰硬的“80后”
初见李慧兰,感觉她就像一名柔弱的中学生:身高1.55米,体重不足50公斤;但在交谈中发现她眼神坚定,语气柔中带刚。她就是崇左市国土资源局执法监察科科长、执法监察支队支队长。
【详细】
玉林千名特派员进村入户送科技
我市自2005年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以来,由特派员“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一员兴一业,一业富一片”利用科技带动农民创业致富取得了较好成效,今年,我市开展千名科技特派员“进千村入万户·我用科技富农家”活动,继续将送科技下乡行动进行到底。 【详细】
南丹普通农妇陈秀鸾:养鸡年收入近30万元
陈秀鸾是南丹县城关镇关上村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她自2002年开始养鸡,从最初的300只发展到养殖场面积10多亩,每年养殖瑶鸡上万羽,收入近30万元的规模。富裕不忘乡邻,在她的带动下,关上村的妇女们也搞起了瑶鸡养殖,如今的关上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详细】
北流市石窝邮政支局邮递员顾金振30年工作无差错
北流市石窝镇各个村屯,他一年不知跑了多少遍。他就是顾金振,石窝镇邮政支局的邮递员。他以“优质服务,用户满意”为己任,三十年如一日,做好自己的邮递工作。 【详细】
德保:230名干部接过驻村帮扶接力棒
“到基层、到贫困村、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我们一定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当好村支书的参谋,充分发挥好协调作用,积极帮助挂点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挂点村发展富民增收产业,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当好扶贫攻坚的排头兵。”德保县“美丽广西”乡村建设工作队队长周戈 【详细】
大新基层党组织书记集中“充电”
4月7日,大新县委举办基层党组织书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培训班,来自全县各村委的350多名“第一书记”参加了培训。 【详细】
黄清兵:“独手”酿造甜蜜人生
那坡县德隆乡三章村的黄清兵患有肢体残疾,但他通过养蜂致富,并带动周边群众发展养蜂产业,形成了“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用一只勤劳的手酿造了甜蜜生活。几个月前,他到北京领取了YBC(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励志奖。这是YBC进驻百色市以来,首位入选的农民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