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访篇
回家困难户启动中秋“代看模式”
核心提示
“花好月圆人团圆”,如今中秋将至,忙碌了大半年的子女们能否回家和父母过个团圆的中秋节之前,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推出后,各种“代看父母”产业应运而生(7月18日本报曾报道《“淘”人代看父母: 尽孝还是形式》)。这种代看业务起初是生意冷清,而临近中秋的生意又如何父母们对中秋“代看”或“代送”月饼怎么看记者作了调查采访。
生意
店家称 中秋生意好
蒋小姐是南宁人,目前在北京一家公司上班。由于工作忙,再加上回家路程较远,所以她每年只在春节回家,平时都是打电话问候父母。上个月她偶尔在网上看到关于“代看父母”的新闻报道,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上网搜了一下,发现南宁居然有两家“代看望老人”服务的网店,于是蒋小姐打算中秋节打电话预定一下服务,给自己的父母送两盒月饼。
记者随后在网上搜寻“中秋代看父母服务”,页面瞬间跳出将近40713件“宝贝”搜索。在这些“商品”中记者看到,“代看老人”的服务价格从1元至1000元不等,每一种价格都配备有相应的套餐服务,例如探望老人,帮老人做家务,陪老人聊天等。记者留意到,很多店家的成交记录为零。记者联系了其中一家外地网店店主李先生,他表示,很多顾客都是私下电话联系购买“代看”服务的。“中秋节前这段时间生意特别好,供不应求,”李先生说,因为网店就是自己一个在做,大量的订单肯定是接不了的,如果顾客真的需要代看,就得往后推了。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黄爱贵:回家乡创业种植巴戟展青年风采
走进藤县岭景镇坡塘村,放眼望去,巴戟基地尽收眼底。在村里提起巴戟种植大户黄爱贵,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黄爱贵1994年初中毕业后外出广东务工,期间曾从事过电工、室内装修和渔具批发等工作,但是这些工作的收入仅够养家糊口,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学有所成,回乡自己创 【详细】
[西林县]小果带出大产业 回家发财成常态
12月19日至21日,“中国沙糖桔之乡”西林县举办第四届沙糖桔产业交易会。开幕当天,外地客商和当地种果大户签订了500多万公斤、产值6000多万元的沙糖桔销售合同。当下,水果种植已成为西林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外出打工变成回家种果发财,则成了西林农民的“新常态” 【详细】
[靖西县]多措并举实施“田七回家”工程
靖西县把中草药产业作为全县“六大”促农增收产业之一来抓好抓实,把田七作为中草药产业发展的主打品牌进行培育和发展。自 “田七回家” 工程启动以来,该县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宣传动员,加大扶持力度,稳步推进田七产业发展壮大。 【详细】
中秋再增一对区内动车
9月4日,记者从南宁铁路局获悉,南宁铁路局决定在9月5日至8日间再加开1对区内动车组列车,使中秋小长假每日加开动车数达到4对。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