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朝丰:八旬翁编曲 唱清洁乡村
“农村清洁靠大家,人人动手,个个真实干,改造城乡添锦绣。”日前,笔者来到北海市银滩镇南澫社区,听到黄朝丰老人略带沧桑的歌声。村民说,这可是老人家自编自唱有关清洁乡村的歌。
【详细】
张福林:群众的贴心人
人们常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金秀瑶族自治县六巷乡青山村党支部书记张福林,就被当地群众称为带领村民勤劳致富的人。 【详细】
何军:孝子的一天
7月3日正午,下班时间到,何军走出办公室。 阳光火辣得有些刺眼,他走到摩托车前,麻利地戴上头盔,发动车子。 兴业是个小县城,何军的住处离办公室不远,这里不是他的家。他的家在城隍镇湖村,距离县城20多公里。 【详细】
岑正刚:清洁田园 从我做起
一大早,悠闲地走进门前的菜园,捡石子、扯杂草、清理垃圾、梳理被风吹落下来的丝瓜藤蔓……这样的生活,天峨县八达移民点75岁的移民岑正刚老人已经坚持了6年,他的目的就是“为了自己生活的环境好一点,让行人看着干净一点、美观一点。”
【详细】
陆仲康:向阳村来了个“陆书记”
他有一副热心肠,有一份责任感。他说:“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努力了,不成功也无怨无悔。”他,就是隆林各族自治县人口计生局派驻革步乡向阳村党组织第一书记——陆仲康。
【详细】
右江区:“致富明星”工程壮大致富带头人队伍
右江区龙景街道大旺村坡斗屯农民傅旭安,种植芒果150亩,年销售收入60万元,芒果人均纯收入4.5万元,示范带动1286人种植芒果1.5万亩,近日被授予“致富明星”称号。
近年来,右江区为加快促农增收步伐,创新实施了“133明星示范工程”,通过在政策、技术、信贷等方面的扶 【详细】
谢英姬:生命如花映田东
--追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先进工作者、 原田东县财政局副局长谢英姬 文/刘德磊江风原田东县财政局副局长谢英姬生前照片 本网讯: 谢英姬同志简介:谢英姬,女,生于1969年,生前是田东县财 【详细】
姚文:20年,一个文化站长的坚守与传承
“好久不见了,什么时候到我们这里演一场?”他不时接到戏迷热情相邀的电话,粉丝遍布十里八乡。出乎很多人预料的是,之前他根本不会唱戏。为了不让当地的唱春牛、采茶花戏失传,他不但成为了“名角”,还组建业余戏剧团,进行商业演出。
20年,扶绥县山圩镇文化站,这个 【详细】
李仕奎:铁汉柔情“垃圾王”
刚见到南宁西乡塘环卫站长李仕奎,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黝黑的面孔、结实的身材和憨厚的笑容,却没感觉到他是个站长,而更像是一个没穿工作服的环卫工人。
【详细】
吴志英: 一个女大学生的“蓝莓”之恋
吴志英在采摘蓝莓。 记者文烨 摄 龙胜有位“蓝莓皇后” 原本只适合在北方种植的蓝莓,却被龙胜一名女大学生引种成功。仅仅3年时间,她就规模种植优质蓝莓30亩,并建起蓝莓种苗繁育基地。5月31日上午 【详细】
李祖清: 一根拐杖撑起瑶山“教育梦”
35年的执教生涯,20年的拐杖人生,7300多个日日夜夜。一个人、一根拐杖、一条山路,在深山里默默耕耘35载。 年过五旬的桂林市灌阳县洞井瑶族乡野猪殿小学教师李祖清,仅凭拐杖单脚“跳”着行走,在野猪殿 【详细】
蒙罗荣:返乡“好心仔” 巧唱“山羊经”
40岁出头的蒙罗荣,是上林县三里镇龙联村凤山庄大石山里土生土长的农民。因为家穷,刚满16岁时蒙罗荣到广东等地打工。2007年7月,怀揣打工积攒下来的4万多元钱,蒙罗荣回到家乡养殖黑山羊。在众乡亲帮助下,蒙罗 【详细】
姜友明:科技示范户的“核桃梦”
核桃,素有“坚果之王”的美称,核桃仁含有丰富的营养素,每百克含蛋白质15~20克,脂肪60~70克,碳水化合物10克;并含有人体必需的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以及胡萝卜素、核黄素等多种维生素。核桃是最好的健脑食物,还对其它病症具有较高的医疗效果,它具 【详细】
吴新友携手卡特挖掘机助力新农村公路建设
“八山一耕地,半水半村庄”,这是广西灌阳地区的写照。一直以来,灌阳地区交通闭塞,无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只有两条省道贯通全县。这严重制约了灌阳经济的发展,一直戴着自治区贫困县的帽子。当地政府将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振兴灌阳经济发展的首 【详细】
《刘三姐》演员黄婉秋——故事里的女人
电影《刘三姐》中饰演刘三姐的演员黄婉秋在桂林叠彩山上(1964年摄)。刘三姐是壮族民间传说人物,能歌善唱,有“歌仙”之誉。广西壮族自治区申报的“刘三姐歌谣”于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详细】
李植银:灵山县旧州镇双凤村回乡创业的成功人士
“支书,你好!我是‘石头二’,家乡正在开展‘美丽旧州·清洁乡村’活动,我也献上一份力量,捐资17000元帮助双凤村建设垃圾池,祝愿家乡建设得越来越美丽。”得知老家正在进行清洁乡村活动,从南宁赶回旧州的途中,“石头二”赶紧给双凤村支书李便坤打电话。“非常感谢 【详细】
黄翔:带领村民致富的村支书
看着桑园里翠绿欲滴的桑树,家中肥硕圆润的蚕虫,想到这几年,村民们的生活光景变得越来越好,黄翔的幸福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2000年,黄翔担任东兰县三石镇纳合村村支书。三石镇纳合村是该县最大的村,拥有19个自然屯,56个村民小组,4600人,祖祖辈辈主要依靠 【详细】
黄启英:边境村致富带头人
黄启英,50岁上下,身材魁梧,肤色黝黑,那坡县百都乡坡金村支书、主任“一肩挑”。坡金村地处边境0公里范围内,翻过村部对面的山头,就是越南地界了。全村9个自然屯258户1086人。几年来,在村支书黄启英的带领下,坡金村群众闯出一条脱贫致富之路。
【详细】
宁俊:经济能人带动村民清洁乡村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走进钦州市钦北区贵台镇百美村那疋屯,让人有种回归大自然的惬意。沿着2米多宽的水泥路进村,但见树木郁郁葱葱,百亩良田绿浪滚滚,绿树掩映之下,一幢幢楼房错落有致,路边汩汩流淌的溪水清可见底。
【详细】
涂军兰:脚印壮寨 只为山歌传唱
中南民族大学5名“90后”学子历经近一年,通过文献搜集、赴壮寨调研、整理分析,形成了3万余字的调研报告,聚焦新媒体时代下广西壮族山歌的传承与发展。 【详细】
周婷婷:打工青年敢“试水” 家庭农场挣实惠
5月14日,南宁市邕宁区养殖大户周婷婷喜滋滋地从工商局拿到了营业执照,成为邕宁区第一个“试水”家庭农场的人。
【详细】
李美孝:从搬运工到巴马旅游界“一哥”
他曾靠体力赚取血汗钱,几经努力,一度成为广州电子行业新兴的领军人物。然而,金钱并没有给他带来想象中的快乐。2005年,他看准巴马的长寿资源,向世人打开了寿乡旅游的大门。2012年,他跻身中国旅游十大风采人物。
【详细】
灵山创业技能培训助力农村党员致富带富
灵山县把提升农村党员的致富、带富能力作为夯实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大力开展农村党员创业技能培训,把一批农村党员培养成为种养能手、创业带头人、行业经纪人,取得了“富一个党员,带动一片群众,壮大一个产业”的社会辐射效果。近年来,该县共开展农村党员创业就 【详细】
银景琦:让仫佬族文化在民间传承
4月30日,“五一”小长假的第二天,当人们还在休假或纵情山水时,退休干部银景琦却早早坐车来到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门镇中石村石围屯,指导群众维修仫佬族古民居。“山墙要用青砖加高2尺,用4个雕花的拱木撑拱。”银景琦吩咐道。
【详细】
天峨农民技术骨干助推特色产业发展
近日,来自桂林市平乐县农民技术员陆忠康与天峨县水果局签订了聘用合同书,正式成为该县第一批被聘请的农民骨干技术员。至此,该县已从县内外选聘到48名农民种养殖能手作为全县发展特色产业的技术指导员。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