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加大工业园区建设力度,加快推进产业聚集发展。工业兴则县兴,工业强则县强。工业弱是我区县域经济最大的差距。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工业兴县的理念,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上,立足资源优势培育工业主导产业,依托工业园区聚集生产要素,强化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通过全民创业、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股减持等方式壮大民营经济,推动县域工业尽快上规模、上水平。工业园区既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结合点,也是招商引资的重要窗口。发展工业园区,有利于集聚生产要素,节约各种资源,提高比较效益。为此,我们必须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壮大县域经济的突破口,全力予以推进。我们计划提请政府批准,每个重点县至少规划建设一个自治区重点工业园区。各地要根据当地的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和产业现状,对园区的产业布局、发展方向、资金筹措、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进行充分论证,在科学定位的基础上做好园区规划。为了加快园区建设进度,我们拟建议政府从自治区财政中安排园区建设专项资金,以补助和贴息的方式,支持园区搞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希望市、县也要研究设立园区建设专项资金,同时广泛吸纳社会投资,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要把强化招商引资和加快园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园区的承载平台作用,实行县区“一把手”负责制,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创新招商引资的方式方法,把“大招商、招大商”与“高频率、小规模”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以企招企、以资引资等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区域招商和境外招商。各工业园区要创新体制机制,建立精干、务实、高效的管理机构,做到一个机构管理、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特别是要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强化服务功能,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要全程跟踪、重点服务。通过努力,使园区成为县域工业的带动区、招商引资的示范区。
3.强化项目建设,带动产业发展。实践证明,一个重大基础设施或产业项目的引入,不仅可以拉动相关投资,甚至足以改变一个地方的竞争格局;一个领军型企业的进入,不仅引来一大批关联企业的聚集,甚至可能形成一个主导产业。县域工业的发展是靠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项目来支撑的,要以大投入、大项目、大产业带动大发展。县域领导要学会找项目。学会分析形势、研究政策、掌握信息,把握项目的脉络,善于从“蛛丝马迹”中寻找项目;重视项目库的建设,立足本县实际,对接国家宏观政策、对接发达地区产业,精心包装和策划项目。我们要把跑项目当作是对我们毅力、意志的一种锻炼、一种考验。对看准了的项目,不管遇到多大困难,都要盯住不放,直到成功引进。要重视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完善抓项目的机制,强化抓项目的责任,实行重点项目“专门班子、专项经费、单独考核、单独奖励”,加大重点项目的协调力度,确保如期推进。要坚定立足比较优势、发展优势产业、实施项目带动、做大骨干企业的决心和信心,把项目建设作为发展工业的重中之重。而且要实事求是上项目,紧紧围绕富民强县的双重目标,既要注重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对财政贡献大的项目建设,也要抓好那些投资少、见效快,促进农民增收的中小项目。要强化项目责任制,对项目建设尤其是重大项目要责任到人,盯住不放,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4.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切实抓好县城及重点镇建设。到去年底,我区城镇化率只有40.6%,县域城镇化率估计不到35%,多数县城不到10万人。要把发展城镇化和发展产业结合起来同时推进,突出重点、加快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这次编制经济强县规划,在城镇化方面要重点抓好三件事:一是完善城镇建设规划。坚持专家学者、文化名人和当地能人相结合,统筹产业布局、人口环境和功能定位。要突出个性,结合城镇文脉和周边环境,确定稳定的建筑基调和主旋律,防止千城一面。要彰显特色,集中展示当地民俗文化、建筑风格、特色产品、风味小吃等,强化本地文化符号,积极推介优势产品。人能够营造环境,环境也能塑造人。要树立环境观念,注重规划、建筑、生态的有机统一,保护和培育人居环境,促进山、水、人、城相和谐。二是做大县城。县城是县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本县的窗口和形象。要加强供水、排水、道路、电力和污水垃圾处理等公用设施建设,搞好环境整治和绿化美化,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三是建设一批重点镇。要按照规划搞好重点镇建设,降低进入门槛,聚集产业和人口,实现以点串线,以线带面。
5.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激发县域经济活力。民营经济是加快县域工业化进程的主要推动力量,是县域经济发展中最具生机和活力、最具成长性的组成部分。发展县域经济,着眼点要放在民营上。各县(市、区)要从财政资金、土地使用等方面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只要是有市场、有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的好项目,不论是国有还是民营都要一视同仁。
6.统筹兼顾强县与富民、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在促进县域经济超常规发展的同时,进一步保护好、建设好生态环境,发挥好、利用好生态优势,实现在集约节约利用资源中赢得超常规发展,在保护生态环境中谋求绿色崛起。要把强县与富民有机统一贯穿始终。从本质上讲,县域经济就是“民生经济”。富民是强县的目的,强县是富民的保障。要坚持强县与富民的有机统一,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和富裕为根本目标,不断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让百姓共享发展成果。
(三)活学活用政策,强化保障措施
政策、策略是做好各项工作的生命线、生产力。政策不可逾越,但可以活学活用。培育发展经济强县对我区来说是个新事物,更要弄通学透、灵活运用政策。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逐步重视县域经济,把县域经济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战略中统筹考虑,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都对县域经济发展作了重要论述,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意见》对如何发展县域经济作出了具体要求,《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扩权强县工作的意见》的深入实施,将原属自治区和设区市管理的721项管理权限下放或委托县级政府管理,为增强县级政府对所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协调、自主决策和公共服务能力,促进城镇化跨越发展,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提供了保障。自治区“十二五”规划和第十次党代会都提出了培育发展经济强县的要求,自治区党委、政府已把培育发展经济强县提上重要日程,在批准将经济强县规划作为自治区“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实施的同时,还将出台系列扶持政策措施,为培育发展经济强县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这一系列扶持政策,是经过充分酝酿和反复研究的。各县(市、区)一定要用好、用足这些政策。要把握好国家、自治区宏观政策取向,善于吃深吃透、创新用活政策,在全面落实政策上抓住机遇、破解难题,在挖掘政策潜力、扩展政策容量、放大政策能量上下功夫。研究把握、了解熟悉和用足用活用好这些政策措施,最大限度放大政策效应,并积极向上级汇报、争取,我们才能在重大项目、土地、财税、金融、能源等获得国家、自治区的更多支持,利用政策为培育发展经济强县工作保驾护航。目前,我委正在牵头研究提出加大对25个重点县在经济社会管理、财税、土地、投资、金融、能源、民营经济、人才和激励等十大方面的政策意见。这些政策措施是否可行,是否合乎各地实际,还需与自治区有关部门进一步协商,同时也需要市、县的同志们积极参与讨论并提出建议。下一步,将广泛征求相关部门及经济强县重点县的意见建议,修改完善后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后下发实施。
乡村振兴十四五公众号
广西县域经济公众号
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是自治区扶贫攻坚的重大战略和重点工程,为了进一步做好该项工作,4月27—28日,自治区在河池市召开了全区扶贫生态移民现场推进会。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先后实地参观了大化瑶族自治县生态民族新城,都安瑶族自治县农民进城创业园,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安乡 【详细】
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是自治区扶贫攻坚的重大战略和重点工程,为了进一步做好该项工作,4月27—28日,自治区在河池市召开了全区扶贫生态移民现场推进会。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先后实地参观了大化瑶族自治县生态民族新城,都安瑶族自治县农民进城创业园,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安乡 【详细】
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是自治区扶贫攻坚的重大战略和重点工程,为了进一步做好该项工作,4月27—28日,自治区在河池市召开了全区扶贫生态移民现场推进会。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先后实地参观了大化瑶族自治县生态民族新城,都安瑶族自治县农民进城创业园,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安乡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