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因地制宜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所出现的新课题,不同区域、不同乡村、不同人群有着不尽相同的实际情况,因而,应当在新农村建设推进中注重因地制宜,既要丰富内涵,也要形式多样,力求在本地、本乡、 【详细

2006年06月13日 15:17评论

合肥市长:在新农村规划中 一定要把握城市化进程

安徽日报6月13日讯 在“千村百镇示范工程”建设中,作为省会城市的合肥,将如何以此为契机,加快推进全市的新农村建设步伐,记者近日采访了合肥市市长吴存荣同志。  吴存荣认为,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 【详细

2006年06月13日 15:16评论

摆正建设新农村与工业化、城镇化的关系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明确告诉我们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工业化、城镇 【详细

2006年06月13日 15:14评论

提供财力保障 提高支农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论)

“十一五”时期是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税务部门必须积极落实建设新农村的各项工作部署和任务,推动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全面取消农业税,充分体现了中央加快解决“三农”问题的坚 【详细

2006年06月13日 15:07评论

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牵动县域经济发展

迟忠福  抓好项目建设,加快项目推进速度,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大推进力度。   一、必须在项目建设采取的措施上加大推进力度   一是借助外力助推上项目。在引进项目的时候要解放思 【详细

2006年06月10日 16:42评论

韦守德::“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要突出重点

韦守德::“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要突出重点

自治区文明办主任韦守德(左)和自治区林业厅长黎梅松(右)在检查绿色家园建设情况。陈柳摄 新华网广西频道6月9日电(陈柳 胡星)广西开展的"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行动,将以"绿化促美化、绿化 【详细

2006年06月09日 15:01评论

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综述(研究综述)

循环经济理论的产生只有短短几十年时间,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形成完整一致的循环经济理论体系,人们对循环经济的内涵和目标还存在不同的认识。但从总体上看,由于循环经济诞生伊始便肩负着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 【详细

2006年06月09日 11:38评论

韩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把握的若干重大问题(下)

推进建设新农村,除了靠现有的预算内渠道增加支农投入外,还要开辟新的渠道,这方面潜力很大。温总理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提出:今后,政府征用土地出让收益 【详细

2006年06月09日 11:36评论

韩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把握的若干重大问题(上)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总体战略部署,对全国具有普遍的指导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从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考虑做出的一个大的战略决策,这个要求适合于全国。当然,我国农村 【详细

2006年06月09日 11:35评论

杜青林:龙头企业是新农村建设重要力量

农业部召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座谈会  本报讯 (记者白锋哲)6月8日,农业部召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座谈会。四川新希望集团、河南双汇集团、大连韩伟企业集团、山东希森三和集 【详细

2006年06月09日 11:23评论

宋圣军:探索山区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新思路

岳西位于皖西南边陲、大别山腹地,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是深山区农业县、革命老区县,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被誉为“天然花园”。近年来,我们立足科学发展,发挥比较优势,找准发展定位,认准 【详细

2006年06月09日 10:58评论

“泛珠”新启示:区域合作跨出国界

刚刚落幕的“第三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论坛暨经贸洽谈会”,因为“对接东盟”的提出,让人对“泛珠”的定位与走向为之一振。不少官员和学者坦言,开启了不少新思路。   为帮助读者更好开启思路,本报三位一 【详细

2006年06月09日 09:55评论

“泛珠”加快文化与经济融合

第三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进入尾声,除泛珠三角与东盟对接成为最大热点外,文化产业合作在此间也成为一大亮点。   “以文化为内涵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成为投资者关注的新热点。首日各 【详细

2006年06月09日 09:53评论

专家观点:“泛珠”新走势值得长三角思量

眼下,值得长三角睁大眼睛打量的,也许是泛珠三角的动向。  3年前,当体量庞大的“9+2”格局的泛珠三角横空出世时,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种“姿态”。按照当时的理解,我认为“泛珠”的最大亮点在于制度 【详细

2006年06月09日 09:51评论

温铁军:电子农务是一项重要创新

“一个新的电子技术手段的应用,很可能会改变目前农民与生产对接不上的矛盾,特别是和金融、保险等一些现代要素、现代机构对接的困难。信息不对称问题要通过信息的手段得以解决,因此,发展电子农务是一项 【详细

2006年06月08日 22:26评论

撤并乡镇是减官的一条有效路径

自2005年7月起,安徽省巢湖市采取先试点后全面推行的步骤,在全市进行了乡镇综合改革。通过撤并扩大乡镇和行政村;撤并乡镇党政机构和事业单位,减少机构和人员;推行乡镇党政正职及村支部书记、村委主 【详细

2006年06月08日 16:09评论

高 伟:探索农业保险经营五大模式

农业保险作为世贸组织规则允许和提倡的“绿箱政策”(Green BoxMeasure),是市场经济和开放经济条件下政府进行农业支持和保护的有力工具。WTO的规则要求成员逐步开放农产品市场并减少对农业的补贴,但与农 【详细

2006年06月08日 15:41评论

着力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当前,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 【详细

2006年06月08日 15:40评论

“十五”计划实施情况评估报告(四)

2.城乡居民物质、文化条件进一步改善,城市医疗水平有所提高,社会保障覆盖面继续扩大。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增长速度超出预计,2002年就超过了规划的22平方米,2003年达到了23.7平方米。2003年全国有线电 【详细

2006年06月08日 15:38评论

“十五”计划实施情况评估报告(三)

5.城镇化进程加速,带动城市基础设施的大幅度增长。2000-2004年,城镇化率由36.2%提高到41.8%,提高了5.6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4个百分点,大大高于1978-2000年年均0.8个百分点的速度,并与“九五”期间增长 【详细

2006年06月08日 15:37评论
页次:71/71 每页25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栏目热点re dian

首页